第127章 规范官员晋升(第2页)
张辉跪地谢恩:“陛下圣明,臣定不辱使命!”
领命之后,张辉即刻全身心地投入到紧张的筹备工作之中。他深知,要制定一套切实可行且能服众的官员晋升制度,绝非易事,需广泛征求各方意见,集思广益。于是,张辉在长安城的一处幽静府邸内,召集了朝中数位德高望重的大臣,其中便包括罗昌及其子罗英。
众人围坐一堂,气氛热烈而庄重。张辉看着在座的众人,神色严肃地说道:“诸位大人,此次制定官员晋升制度,乃陛下交付之重任,关乎我大唐官场之未来,乃至国家之兴衰。还望诸位不吝赐教,共同商讨出一套完善之制。”
罗昌轻抚胡须,率先说道:“张大人,以能力和政绩为考核标准,方向无疑正确。但如何精准衡量能力与政绩,却是关键。比如,政务处理能力,不同部门、不同职位要求各异,需细化标准。”
罗英也点头附和道:“父亲所言极是。再者,政绩考核,应注重长期效益,避免官员为求短期政绩而急功近利,损害地方长远发展。”
众人纷纷点头,就考核标准的细化、考核方式的公正性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经过数日的反复商议,一套详细的官员晋升制度框架逐渐成形。
然而,制度制定只是第一步,如何让官场上下接受并认可这一新制,才是更大的挑战。张辉深知,若想顺利推行,必须先在朝中树立榜样,让众人看到新制的公平与实效。
在一次朝会上,张辉向李隆基奏明,欲以近期一项重要政务的处理为契机,试行新的晋升考核制度。李隆基欣然应允。
此次政务关乎长安城的水利修缮工程,旨在解决城内部分地区的水患问题,并改善城市的用水供应。张辉特意挑选了几位资历不同但各有所长的官员负责此项工程,其中既有经验丰富的资深官员,也有年轻有为但资历尚浅的新晋官员。
工程启动后,张辉密切关注进展。年轻官员李铭,虽入职不久,但思维活跃,提出了许多创新性的想法,如改进水利设施的布局,引入新的施工技术,大大提高了工程效率。而资深官员王大人,凭借多年的经验,在协调各方资源、应对突发问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