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章(第2页)

 即使是最冷时期的月温度,也比后世高3-5度。 

 而这样的时期,将会持续近两千年的时间。 

 也正是因为气候的适宜,全世界有许多地方的史前人类文明,都开始井喷式的出现。 

 用一句后世常说的话来说,正是史前人类文明的群星闪耀时。 

 甚至有些地方虽然还没有形成国家,但人类聚居的数量已经达到了八千人之多。 

 此时的大河流域,两岸雨水充沛,气候温和,空气温暖而湿润,水草丰美,森林茂密,所以引来亚洲象在此定居。 

 历史上,裴里岗文化会在不久之后崛起,成为后世已知的最早的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代表之一,为两千年之后的仰韶文化奠定基础。 

 寒枝现在觉得,虽然是穿越到史前时代,但这个时期,无疑是非常妙的。 

 气候如此稳定不说,大河流域还有着几十万平方的地方可以开发出来做耕地,改进农具的同时,推广良种选育以及耕牛养殖,几项措施下来,粮食产量起码会比现在翻几番。 

 秦至汉时,耕作的工具主要为木石的农具,以及少量青铜器,这个时期,一个成年壮劳力,一年大概可以耕种10-15亩地,这是在地里种的作物为粟麦的情况下。 

 水稻的话则少一些,这个时期水稻的种植方式以火耕水耨,也就是用火烧杂草耕种,用水除草,管理方式十分粗放,一个人大概能种5-8亩地,因为水稻需要的人工更多,但同时水稻的产量更高。 

 等到唐宋时期,曲猿犁普及之后,工具变成铁器,人力改为牛加人合力之后,一个人就可以种20-30亩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