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争雄如梦观影

第81章 探望领导

 “学生江夏陈子安,拜见司业大人!”

 中年人抬起头,打量两眼,见来人器宇轩昂,眼神中透着自信和坦荡,于是点点头。

 “倒是个纯直的后生。无需多礼,绣青为人正派,你既是他推荐,本官信得过。来,坐过来罢。”

 绣青是邓来鸾的字,文安之还是很认可这位同科好友的。他指了指火炉侧面的座位。

 陈吉发扭捏了下,小心翼翼的坐上半边。

 “不必拘束。何时来的南京?”

 “十月二十五那日来的,在南京逛了几日。猜着大人平日肯定忙,就干脆等休沐过来拜访,倒是叨扰了。”

 “倒也无妨。老夫只爱读书论道,不喜应酬。邓兄与本官是同年及第,在京候官时经常一起纵论古今,算得上志同道合。往后你不用如此生分,在南京本官算你半个长辈,无论学业生活,但有需要,都可以来找老夫。”

 听到文安之这话,陈吉发觉得文司业还真是有学者风范,不像普通的官员,与他交谈如沐春风。

 “那学生往后就不客气了,还望司业大人不嫌。”

 “这几天住在哪里?可还习惯?”

 “如今在报恩寺边上住着,还算便利。”

 “打算什么时候进京?”

 “二月初九会试,算算时间,最快也要八九天时间,学生打算充裕点,过完元宵节就出发。”

 “嗯,是要打充裕点。如今河南不靖,路上流寇贼匪多,除了早些出发,还要寻几个身手好的镖师护送。”

 “学生记得了。”

 “还有两个月时间,在南京也不要耽误学业。南京人才济济,大儒众多,你若有时间,多拜访几家书院,博采众长,对考试有好处。”

 “谢大人提点!今日来拜望,也是存了请教的意思。还望您不吝赐教。”

 “哦?你在江夏师从何人?”

 “蒙师江夏熊广源夫子,座师乃江夏教喻陈鉴。”

 文安之不知道熊广源何许人,但陈鉴有些名气,作为学术界的大佬,文安之读过陈鉴的文章。出于严谨,他就指点了陈鉴,没提熊广源。

 “陈鉴治史还算有一套。平日里读什么书?”

 “学生求学时日尚短,目前只一门心思读经史,其余杂学涉猎不多。”

 “不必过谦。王阳明、刘宗周的书都读吗?”

 这个问题若论学术,当然普普通通,但若是放在大明末年的官场,却是一道送命题。

 王阳明是心学大师,主张学以致用,主张结合实践理解经典,是明朝中后期儒学革新的代表人物;刘宗周是理学大师,主张存天理灭人欲,赞颂绝对理性,君子慎独,以个人德行而感化天下。

 围绕心学理学之争,明末各大学派的儒生们争论不休。

 到明末时期,部分儒生吸收心学中的观点,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复古”运动,便是要重读孔孟,重解经典,目的,便是要打破理学垄断,崇尚学以致用、服务实践。

 但以李贽为代表的心学继承者,却认为“复古”不过是为理学“灭人欲”寻找新的载体,主张遵从“童心”。心学和李贽的观点不被官方认可,但却有较大的民间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