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书院见闻(第3页)
邓大人顿时就觉得不好了。
人家陶女郎好歹还知道戴个面纱,云容怎么回事?竟然扮作男装抛头露面?!
他心中默念好几遍“亲生的、亲生的……”好歹让自己顺了口气。上楼,邓云容见了父亲突然过来,明显吓了一跳,忙不迭起身见礼。
邓来鸾甩了个凶狠的眼神,没有拆穿,上前同宋应星见礼。
“犬子无状,让宋教喻见笑了。”
“哪里哪里,方才宋某正与邓小公子讨论问题,十分投契。真是家学渊源,青出于蓝呀!大人公务忙完了?”
“嗯,先生远来,本应陪同,手中事情处理完,就赶着过来了。你们继续聊。”
“奴派人去唤了陈大人。”陶樱解释道,“方才宋大人听说书院的许多着作是陈大人提的纲领,十分感兴趣,想与陈大人也谈谈。”
那可不,江夏如今不知有知县,只知有陈吉发。汪兆元那个草包被陈吉发伺候的舒舒服服,如今县里的事情都交给几个吏目。而县里的书吏们因为陈吉发的关系,唯赵天河马首是瞻,一个捕头居然干出了县丞的架势。赵天河同陈吉发舅侄两个,一个管着衙门的事情,一个管着乡间的事情,要人有人,要钱有钱,自然而然成了县里的话事人。
“子安回来了吗?前段听说还在卢巡抚军中。”
“前两天刚回来,许是忙着合作社的事情没有去向您问安。”陶樱帮着陈吉发打了个圆场,又转换了话题,“方才邓小公子与宋教喻正在讨论泰西诸国及奇器、方物等事,不妨继续?”
“呃……”邓云容在父亲面前有些不好意思,“刚刚讲到哪了?”
“您说到了水晶银镜。”宋应星微笑道,“泰西诸国威尼斯的慕拉诺与水晶工艺的故事。”
“对、对,威尼斯是个海上小国,以商贸起家,为了防火的需要,三百五十年前,将所有的水晶熔炉都迁移到了慕拉诺岛上。因此熔炉集中,这里聚集了许多水晶匠人 ,以及泰西炼金术师。他们不断的改良工艺,制作出各种各样精美、绚丽的水晶制品,而且用水银涂抹固定在水晶板上的方式,发明了水晶银镜。但是干净、清晰的水晶板并不容易获得,这项专利技术一直被慕拉诺岛垄断。不过,合作社的研究院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楚王府与合作社联合投产的玻璃厂就是生产人工水晶的,其中就有玻璃板、水晶银镜工艺生产线。不过,我们的水晶银镜不是用传统的水银作为反光材料,而是用更加先进的工艺。”
“您可不可以介绍具体一些?”
“不行哟,是商业机密。而且楚王府同合作社的合同签了二十年,在二十年内,玻璃的有关工艺机密归楚王府独享经营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