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争雄如梦观影

第229章 晋商(第2页)

 “受不起、受不起!”万锦洲有些拘谨,脸色通红,拖住姜先启的胳膊,“大匠多指导晚辈!我们都是理论上的,实践还要多向您学的。”

 “好了,都是自家人,别搞得这么客气。”陈吉发笑着拍了拍二人肩膀,“姜大匠看过工棚,感觉一个月能完成任务吗?”

 “嗨,早知道你这里有这些利器,就该早点过来的。说不定二十天就够了!”

 压力骤减,大家轻松哄笑起来。陈吉发也很高兴,他看得出,姜先启喜欢这里的工作环境,说不定能有机会拉他入伙,所以,他直接抛出了橄榄枝。

 “好,既然如此,这件事便拜托大家了!另外,各位远来不容易,朝廷给大家的俸禄也不高,咱们乌岭铁厂这边讲究同工同酬,大家在这里干,基本工资不算,奖金和补贴按照厂里的匠人发,大匠一个月三两,其他匠人一个月二两。”

 老板仁厚,工作条件舒心,能学技术,还有补贴可以拿,姜先启和那帮匠人都觉得这趟来的太值了,纷纷欢呼起来。

 陈吉发留下万锦洲和许定山,与姜先启商量下具体的工作,自己则赶回江夏。

 此时,正有另一件大事在等着他处理。

 山西商人王记钱庄是晋中县有名的银号,是数十家晋中商行合办的大型钱庄,不仅承接各类存取汇兑业务,甚至还代理部分朝廷的生意,比方说结算折色、熔铸银锭等等。

 王记钱庄在全国重要的商业门户城市都设有分号,江夏也有,但是规模不算太大。江夏本地士绅商人更信任本地的钱庄,比方说陈吉发的合作社,就是与四通钱庄合作。

 不过,随着合作社在江夏大型工商,即便大多数业务被江夏本地的钱庄瓜分,但王记钱庄在江夏的生意仍然得到了很大的扩张,从崇祯六年到现在,业务量几乎是翻了一倍。

 对于这件事,王记钱庄江夏的负责人王珏无疑是最开心的那个。不过,随着北面越来越乱,王家本家的经营受到了影响,王珏并没有在连年增长的业绩中获得些许的安全感,反而感受到了压力。

 王珏的父亲在家

中排行第五,本就是偏房,王珏本人还是庶出,母亲是歌姬,出身背景在王家大族中算是比较末流了。但他聪明,为人做事灵活,因此得了族中长辈抬举,送到江夏这个不太重要的分号来当掌柜。他很珍惜这个机会,崇祯二年到任后,就将家安在这里,立志不做出一番成绩,便不回晋中。

 原本,山西钱庄的生意主要重心在山西、京畿、河南、南京、苏杭等经济发达地区,江夏这种地方,既不受重视,也没什么业务量。不过,崇祯三年赶上陕西大乱,王珏抓住机会,联系了好些个倒卖物资的商人,给他们贷款往陕西运送粮食物资,竟然将业务扩展了不少。靠着这些本钱,崇祯七年又投资了几家合作社的合作商户,这才让业绩好看不少。

 正因为王珏的努力,江夏分号水涨船高,随着本家生意的受动乱影响,而江南市场又日趋饱和,新兴的江夏反而成了王氏大族眼中的香饽饽,越来越受重视,而王珏屁股下的掌柜位置,也越发不稳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