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争雄如梦观影

第245章 苏州招商

 随着陈吉民的解说,台下“嗡嗡”的议论声逐渐大了起来。

 对于江夏的商民来说,这种平直的道路已经不是新奇玩意,但是对于苏州的商人来说,却要认真仔细的验算,才能知晓到底是否有利可图。

 不过,陈吉发也是早有准备,提前帮他们算好了账。

 只见台上的陈吉民挂出一张宣纸,上面详细列举了当前货运价格和道路通车后的运输价格对比。

 “这条道路的意义在于,缩短了南京到松江的运输时间,大大节省了运输费用。千斤货物的百里运输费用,有望降低到一两银子以内!”

 讲到这里,台下已经哗然起来,许多车行的老板们情绪激动,有个黝黑的壮汉高喊起来:

 “那这路如何个修法?将近一百万两银子的投资,我们这些赶车的如何修的起?”

 “就是,而且这陆路运输快则快矣,却不能驮运太多,若是大宗生意,还是走船好些。”

 “要想富,先修路。路好了,生意自然好,人流车流大,物流就活跃。看起来这条路运力不如河运,可它能够与各城镇直接相连,论方便快捷是河运无法比拟的,特别适应短距离周转。有这些便利,乡下的货物可以更直接被城里利用,省得可不光是车行的成本,还有各位东家收购原料的成本。”

 陈吉民在台上按照此前商量好的台本子侃侃而谈,让坐在台下的陈吉发十分满意。

 不知不觉间,自己这位堂弟已经成长为独当一面的人才了,看来自己当初顶着父亲压力让他到南京来锻炼是对的。

 此后,陈吉民又讲了借款修路、收费还贷的筹款方式,回答了那些东家们的问题,打消他们心中的疑虑,最终,商人们不再有异议。

 推介会继续下去,又拿出了各类新奇的项目,包括糖、酒、粉丝、油等各类物资生产的新技术、新方案,让苏州的东主们都大开眼界。

 陈吉民介绍完最后一个项目,就走下来,陈吉发满意的竖起大拇指,接过了话头。

 “诸位,这些是合作社对苏州展示的诚意。方才,有的东主担心分成问题,有的东主担心资金问题,有的东主恐怕还要担心江夏的合作社将手伸到了苏州,是不是太远了一些?”

 台下有人哄笑,陈吉发也跟着淡然微笑,接着道:

 “但陈某今日要说,这些都不是陈某需要操心的,苏州商行的事情,自然要交给苏州人自己商议解决,苏州人觉得这些法子好,能赚更多的钱,我们合作社便欢迎你们加入,欢迎你们带领苏州百姓将这些项目落地。合作社做的事情,就是为大家想办法、解决问题、维护设备,在帮助的大家增加收入、扩大产能的基础上,以一成五的比例,收取技术支持费用。这是一笔非常简单的买卖,我们不干涉原来的利益结构,也不参与各商会原本的生意,童叟无欺,绝无二价。这一点,此前的生意可以作证。”

 “是呀,这点大家放心,庄某可以担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