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争雄如梦观影

第257章 大冶现状(第2页)

 “也就是大冶合作社今年的总产值是七十三万两,其中属于合作社的可支配财力是七万七千两?”

 “是的。现在账上还剩下大概三万两。”

 陈吉发琢磨了下,感觉许文远之前说的在阳新开锰矿的想法现在似乎有了些实现的基础。

 “现在水泥厂效益如何?”

 “发展很快,明年应该能翻倍,甚至翻两番。另外,原本那个烧陶罐的临时线如今改成了正式线,除了烧装焦油和酱酒的大坛子,还烧些民用的小陶器,效益也还不错。”

 “嗯,很好。如今江夏的工农都攒了不少钱,想要改善生活,明年我准备推一个乡村改造的项目,让想换房子的都把房子换一换,这样能让水泥、钢筋、家具和各类铁器的销量上去一些。”

 “好,大冶这边也在尽力扩展销路,争取明年产值能够突破一百万两白银。”

 陈吉发满意点头。

 “这边的工兵训练和民兵训练搞得如何了?”

 “工程兵有二百人左右,许定山大匠的儿子许文知是领队。民兵现在基本上过半的工人都参加训练,若是有情况,可以在短时间内组织三千人以上的工人队伍。若是加上农会和巡哨,肯定能过五千人。”

 “几乎是大冶青壮力量的四分之一了。”

 “的确,而且吸纳了不少的外地人口。”

 陈吉发同李青聊着,苏茂才就当个旁听。

 陈吉民和陈小雨虽然知道大冶是合作社这两年发展的重点,但是这么巨大的产值和人力规模,还是让他们有些惊讶。

 相比较而言,南京合作社如今虽然有数千的女工,但没有民兵组织,镖会也只有一百多人,主要保护合作社的办公机构。

 纺织厂和成衣厂的规模虽然很大,尤其苏州投资的纺织厂,规模已经达到了日产两万匹、年产值将近七十万两,但合作社在其中介入不多,主要是抽一成

五的技术提成,除去合作社本身的开支,再提留分红,每年可支配财力也才三万多两。

 而苏州富二代张凯翼听着,就只能用震撼形容了。

 虽说一路上他也听了不少关于合作社的经营情况,而且,每年数万两银子的可支配财力在苏州首富面前其实并不算特别大的数额。

 在万历三十几年的时候,陈家与当时的对家打擂台,最多一次拿出三百五十万两银子控制市场。

 如今他们成了苏州首富,自然不需要再一次集中那么多银子做事,但若是遇到事情,随随便便拿几十万两银子还是不在话下的。

 但合作社给他的震撼,主要在于控制力。

 对资本、资源、土地、人口的控制力。这种控制力远超乡绅,甚至强于官府。

 但他们偏偏不是官府,而是一个商社,在官府的眼皮底下,以商贾的形式,延伸触角,控制局面。

 张凯翼从中嗅出了不同的味道,当他意识到这点的时候,心跳便忍不住加速!

 人生沉浮,若是能跳出轮回,自己做主呢?

 陈吉发自然不知道身后的三位如何想,在合作社听完综合报告,又带着人进了铁厂,许定山如今成了这里的负责人,除了管技术,还要管生产。合作社给他配了个学堂的孩子做副手,叫做陆岩,是苏家湾合作社二期学生,流民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