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争雄如梦观影

第376章 乱臣贼子(二十四)(第3页)

 事发突然,近卫军没有足够的时间准备防御工事,只能依托小镇的残垣断壁,形成一个半月形的防御阵型。

 阵前,匆匆布置了铁丝网、铁蒺藜等物,并埋设了少量的土雷、跳雷。

 北面的流寇率先发动进攻,先是两轮炮击,之后有约莫三千兵马由此出发,向东面抢占渡口要道,目的在于威胁近卫军后路。若是近卫军兵败,这支部队将堵塞溃逃的散兵游勇。

 陈吉发并未理会这股小规模的敌军,在他看来,任何军事行动的前提,都是部队要有实现战术目标的能力。他对近卫营非常自信,就算不能胜利,至少不会在防御战中被流寇击溃。

 紧接着,西侧正军开始压进,伴随着隆隆炮响。流寇的虎蹲炮体型小,射程有限,未能取得有效战果。反观近卫军这边,仅正面就有三十门火炮,开火时炮声连绵不绝,不断给对面造成杀伤。

 双方持续逼近,这个时候,北侧的流寇因为无人阻挡,已经全部聚集到了官道与渡口之间,正面双方炮击猛烈,推进较慢,而最后进入战场的罗汝才部,还坠在后面,整个阵型呈斜线倾斜。

 这种轻微的脱节在冷兵器为主的时代并不算严重,但在热兵器时代就完全不同。

 当热气球上的观察员将战场形势传递到指挥部,陈吉发与几位将领很快发现其中的战机。

 近卫军将全部的火铳兵放在南侧,由半数的长矛手保护,呈方阵向前压进。

 罗汝才并未想到对方在兵力极度劣势的情况下会主动出击,遇到这种情况,便让老营骑兵进行了一轮冲锋,希望驱散这些方阵。

 近卫军的方阵是仿照西班牙大方阵进行改良的,前排是相距百米的长矛方阵,间隙后方是每排五十人的四排火枪线列阵,专门针对这个时代骑兵冲阵的特点设计。

 当冲锋的骑兵掠阵时,会不可避免的进入长矛方阵的间隙,成为火枪兵的活靶子。

 四排轮射的连续火力足以让任何精锐的骑兵溃散。

 果然,罗汝才的老营骑兵足有三千余人,掠阵厮杀片刻,便折损近千,溃败下来。

 反观对面的这些方阵,虽然也有损伤,但仍然队列整齐,缓缓逼近。

 与此同时,一支数百人的黑甲骑兵从阵中冲出,衔尾追杀败退的罗汝才部骑兵,将其驱逐冲击后阵,导致了罗汝才部的步兵混乱一片。

 北侧流寇占领官道后,向近卫军右翼压迫,这个时候,挡在他们面前的不过只有一千多姚泽孝的郧西兵,以及十门火炮。

 这点兵力当然不能同流寇硬磕,姚泽孝指挥他们且战且退,不多时,背后就靠上了正面的预备队。

 这个时候,双方争夺的焦点就变成了谁先击败对方的侧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