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宰执天下(三)(第2页)
甄淑虽然不太赞同陈吉发带兵进京的举动,但对于他保全皇帝,尊重勋贵文臣的做派还是很满意的。
不多时,各部官员纷纷到位。
陈吉发见许多人都年纪不小,如今又正是盛夏,站在殿前平台,于体力是个考验。
于是叫来葛征奇,让光禄寺给大家安排座椅,准备水罐。
由于刚刚经历大乱,许多人趁乱跑散,仓促准备的大朝会拖沓到了辰时整才准备妥当。
随着太监唱名,崇祯皇帝在两名强健武监看守下出场,脸色铁青坐上正中龙椅。
陈吉发走上台阶,在皇帝左手设座。
百官朝觐,免跪,唱万岁。
太监先宣布昨日签发的那道圣旨。
由于昨日的事情实在震撼,消息已经通过勋贵传到全城,在场的诸位大臣都已经知晓内容,因此都表现十分平静。
接下来,就是讨论新的内阁和六部安排。
首先,要诛杀奸佞。
薛国观、杨嗣昌、谢升、陈新甲、蔡弈琛等所谓“帝党”,总共约有三十余人,纷纷押上大殿,宣布罪状,逐一判刑。
罪臣大呼冤枉,也有破口大骂陈吉发的,崇祯皇帝眼见自己的心腹宠臣全部被拿下,心中更恨,却无计可施。
最终,判斩立决二人,即薛国观、杨嗣昌,现场推出午门斩首,呈首级于堂前,震慑群臣。
剩余皆流放三千里,发配岭南。
通常对付这种政敌,除了本人问斩之外,家人也不好过。
惯例就是抄家,男丁为奴,女眷发卖。
但陈吉发不想搞这套连坐问罪,认为没必要赶尽杀绝,只下令清点家产,罚没违法所得。
其次,要任用新人。
钱谦益、卢象升、方岳贡等新任用人选逐次上前接受皇帝封赏,虽然这圣旨压根就没给崇祯皇帝看过,但事到如今,也只能捏着鼻子忍下了。
等宣布完人事任免,便进入喜闻乐见的封爵环节。
为兑现之前的承诺,陈吉发给吴三桂挂了个蓟国公的封号,给自己武安公的称号,又给定国公、魏国公、英国公等老牌勋贵,加封子弟荫庇为官。
分完好处,接着开始派差事。
除了之前诏书上明确的几件事之外,还公布了几件重要的事情。
其一,目前对流寇的战争已经基本稳定在陕西、甘肃范围内,可崇祯皇帝在近卫军囤驻通州的时候,便下令让洪承畴将陕西的部队抽调到北京。这件事要及时叫停,以免李自成再度做大。此外,对于洪承畴本人,陈吉发写了封信,劝说他以大局为重,只要能先灭了李自成,回京后定能位列三公。与书信同时送达的,还有晋中商行五十万两白银的授信额度,允许陕西以未来十年的税收为抵押,贷款打仗。
其二,南方六省总理熊文灿与杨嗣昌关系要好,而且此前的招抚策略险些酿成大祸。陈吉发提议撤销六省总理的授权,其麾下兵马全部归还原籍,后续整编工作另行布置。
其三,清军目前已经撤回辽东,陈吉发主张派员与清军和谈。条件要对大明有利,底线是要求将漠南蒙古划归大明管辖,争取将察哈尔故地、朝鲜半岛的管辖拿回来,此外,要让清国纳贡称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