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争雄如梦观影

第399章 宰执天下(十三)(第2页)

“啊?哈哈哈,霄儿呀,你找来找去,原来还是找到他了呀!”

“父王,您就说同不同意嘛!”

“好好好,这是好事呀。那,武安公,咱们商量下具体的章程?”

“请王爷示下!”

既然双方都满意,便议定下个月择吉日提亲。

由于是迎娶郡主,需要报宗人府,向皇帝请旨同意后,才能正式议亲。

说起来,这桩婚事在陈吉发兵谏之前是绝无可能的,皇帝不可能允许藩王将嫡女嫁给实权派大臣。

不过,兵谏之后皇权式微,各地藩王、督抚,只要不举旗造反,便拥有极大的自治权,甚至像吴三桂这种野心家,听说近来在厉兵秣马,大有仿照陈吉发搞“清君侧”的嫌疑。

至于陈吉发的这桩婚事,更是开了先例,有他示范在前,周王的折子递上去不久,福王世子朱由菘便上表请纳河南副将刘见义的女儿为妾。

宗人府将这两份奏折一并报给了崇祯皇帝,气的这位中年天子直跳脚。

此例若是开了,明初的靖难就有可能重演,他重整河山,夺回帝权的努力就会增添更多的变数,天下更是有可能陷入军阀混战的境地。

皇帝赌气不签字,谁劝都不听。

但这件事又不是内阁的权限,正儿八经的皇室家务事,皇上不签,宗人府也不敢随便乱回复。

陈吉发得知这件事的时候,已经返回了江夏。

这件事给他提了个醒,合作社的《民法典》要赶紧出台了,财产制度、人身权利制度、婚姻制度、经济制度等等,在合作社范围内,要规范起来,不能同原来的旧制度含糊不清。

就比如嫁娶之事,要给个人更大的权限,限制宗族对个人婚嫁的影响力。

但就此次事情而言,陈吉发深思熟虑,给崇祯皇帝写了封信,承诺将紫禁城核心区域二千仪卫的指挥权还给皇帝,以此作为交换,让他同意周王嫁女。

至于福王世子那个事,陈吉发表示全凭皇帝心意。

没道理他付出成本,让福王搭便车。

这样做对于皇帝来说相当于给他恢复了在内廷的统治权力。

那几个背叛他的太监,杜宪、王之心恐怕很快就会倒霉。

为了防止盟友心寒,陈吉发提前向这些太监送去了经济补偿,并告诫他们尽快调任南京。

至于皇帝恢复了内廷之后如何与内阁争斗,陈吉发懒得去管。

他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要尽快结束陕西、甘肃两省的动乱。

上次发行的战争债券取得了圆满成功。

在京畿附近击败清军所获的各类物资价值不下四百万两白银,扣除行动消耗和伤亡抚恤之后,还净赚了六十多万两。

此外,还有大量的人口、牲畜缴获。

大军返回后,商会发行了第二轮战争贷款,这次募集资金一百二十万两,由于有了上次的成功经验,这次发行债券,几乎是瞬间售罄。

九月下旬,从北京返回,休整了一个月的近卫军再次出发,顺汉江而上,准备入陕作战。

这次出征,主力是近卫五个营,共计二万八千人,辅助是英山营谭青云、邢红娘部一万人,井岗营李顺来部五千人,郧西营姚泽孝部五千人。合计约四万八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