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天子之怒(第2页)
罢免了张士逊之后,那么又该由谁来顶替他留下的职位空缺呢?思来想去,赵祯终究还是觉得吕夷简这个人最为合适。在冷静了大半年后,现在的赵祯终于是意识到一个本质性的问题,那就是无论吕夷简是出于何种目的和考虑,但事实就是——在李宸妃过世的时候只有吕夷简一个人敢于站出来对抗不可一世的刘娥并为李氏争取到了应有的礼遇,这对身为人子的赵祯来说是实打实的一份恩德。
就此,一份诏令随即颁下:宰相张士逊罢为尚书左仆射兼判河南府,枢密使杨崇勋罢为河南三城节度使、同平章事兼判许州。
自此,次相李迪按顺位晋升为大宋的首相,重新回到京城的吕夷简则被封为门下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他成了次相。枢密使的老大也换了人,寇准的女婿王曙从洛阳被召回,他被加封为检校太傅、充枢密使。原佥署枢密院事王德用为枢密副使,端明殿学士、刑部侍郎宋绶为参知政事,权三司使事蔡齐为枢密副使。
做完了这些,赵祯终于是可以坐在龙椅上悠哉游哉地长出一口大气。这一年的仁宗陛下不过才二十三岁,这是多么令人羡慕的年华,而且人家还是当时世界上最有钱、最有权的堂堂九五之尊。
身为皇帝,年纪才二十出头,上面不但没有爷爷奶奶管着,而且连他的父母也都不在人间,整个世界他就是天王老子。举目四望,朝局已经被赵祯先后来了两次大清洗,他对现在的两府大员们实在是不能再满意了。再将目光投向帝国的四面八方,眼下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暂时也没有那些令人抓狂的旱灾、水灾等灾害肆虐人间,辽国依然是大宋的好兄弟,党项那边虽然是乌云压顶,但此时的宋朝人都不会想到那个叫李元昊的人会在几年后做出何等疯狂的举动,在赵祯眼里李元昊依然是如同他父亲李德明一般的好臣子,甚至是比李德明还要老实听话。
再将目光收回瞧瞧自己,赵祯简直觉得自己就是这世间最幸福的人。但是,他没有因此而飘飘然,而是辛苦工作誓要成为有史以来最为圣明的皇帝。
某天,赵祯颇为有些自夸意味地对吕夷简说道:“朕每天退朝后都在看官员们呈上来的奏疏,哪怕连一份都没有落下。”
吕夷简就像对待一个后生晚辈一般地向赵祯回道:“陛下日理万机实乃国家之福,但你事无巨细都要亲自御览,这样做实在是太辛苦了,你还是应该为自己的健康多多保重圣体。”
不曾想,赵祯听到这话竟然是一脸严肃,他挺直腰板说道:“宰相你这是什么话?朕既然继承了祖宗的万里江山,天下安危和福祉皆系于朕一人之身,如此朕怎么能够不努力工作呢?还有啊,朕每天的膳食也不喜欢吃那些山珍海味,就连衣服也都是洗了又洗,公里的太监和宫女还经常偷偷地在私底下嘲笑朕总是穿旧衣服。有天朕在吃饭的时候看见米饭里有一只虫子,但朕没有吱声,因为朕担心那样会有人因此而被责罚。”
听完赵祯的这一通自我表扬,吕夷简立马拍了一记马屁,他连忙躬身施礼口中则是直呼赵祯真乃圣德之君。
赵祯哈哈一笑,连连摆手道:“岂敢岂敢!朕给你说这些话不是想让你给朕传播一下口碑,就只是跟你随便闲聊几句而已。”
坦白说,这个时候正值精力旺盛之年的赵祯确实在工作上非常努力,但同时这个年轻人在另一方面也是非常努力且干劲十足,但这个事就有些不那么上得了台面。何事啊?宫帷之事!
现在我们就来聊聊仁宗皇帝在私生活方面的小八卦。
请问男同胞们:你们在十三岁的时候谈恋爱了吗?有老婆了吗?在这方面,仁宗陛下可谓是相当幸福!
赵祯十三岁时就告别了童子之身,十四岁立了皇后郭氏(郭崇的孙女)。不过,仁宗陛下这辈子的第一个女人是张美人,而且两人在有了第一次的干柴烈火之后就此一发而不可收拾,有个成语可以非常形象地形容他俩当时的状况——如胶似漆。在为人处世上,赵祯被当时大宋最顶尖的大儒教育得老成持重,看喜剧别人都大笑不止,可他一脸的摩羯座扑克脸。可是,在男女之事上,尝到甜头的赵祯同志堪称野性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