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祈雨台下,南郑百姓拭目以待
尽管赵云有些不理解诸葛亮所言,但认识两年多来,诸葛亮运筹帷幄,算无遗策。
他对诸葛亮的计谋自深信不疑。
可是,军师并未来过汉中,亦未问询我汉中气候如何,怎知推断其中玄奥?
赵云还是有所担心。
因为,他看诸葛亮平时皆谈笑风生,胸有成竹,方才说起“炎威肆虐至极”时,却面露凝重之色。
莫非军师亦无把握?
赵云暗自思忖:“某非足智之辈,难谙此中机巧。然但逢变故,纵千难万险,亦必以命护军师周全!”
于是抱拳道:“军师,那今晚好好休息,云就在临屋。但有事由,随唤即至。”
诸葛亮看着赵云,嘴角还是露出了一抹温暖的笑。
“子龙,你亦好生休息,今晚断无他事。”
诸葛亮即便如此说,赵云亦未卸甲。
抱着剑靠在床褥上和甲而眠。
诸葛亮坐在屋中,看着烛火,久久难眠。
南郑,这是他无比熟悉的地方。
曾经因兴天师道而繁华,后却被曹操迁尽民众。
曹操是聪明的,他让马超韩遂张鲁刘璋几方混战,最后大军压境,坐收渔翁之利,夺得凉州与汉中。
张鲁也是聪明的,知道那个时候,自己已绝非曹操之敌,便铁心相依附,说出了那句:“宁为曹公作奴,不为刘备上客!”
也是这句话,不仅保住了他,也保住了汉中的万千黎民百姓。
曹操虽然对百姓狠辣,有着极其务实的政治手腕,但对这种诚心归附之人,他还是能体现出他仁德的那一面。
他心知汉中之战难以得胜,便尽可能拖延,焚毁汉中粮草,将汉中之民迁渡到中原之地。
使得主公只得到一座空城。
难以迅速组织军众北伐长安。
而接下来,便是云长襄樊之战……
想到此,诸葛亮又不禁哽咽,不愿再回忆下去。
后来,败走城,白衣渡江,夷陵之战,白帝城托付……
大多数时候,他把阿斗留在成都,征罢南中,便多留于南郑。
为了让南郑重新的发展起来,他夙兴夜寐,事必躬亲。这里的一山一河,一草一木,他都深深的烙在自己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