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官江汉

第142章 清算与开启【4K】(第2页)

 

并且由于登基仪式上那幕,导致何进对皇甫嵩、卢植等人也有点不放心。

 

念及此处,何进灵机一动顿时有了主意。

 

“安东都护府新立,正需熟谙兵法的重臣看护,否则若有反复先帝面上也无光彩。”只见何进嘴角含笑道:“不如让卢侍中坐镇如何”

 

袁槐闻言当即颔首表示赞同:“可!”

 

“如此,便命卢子干为安东都护,使持节,羁縻辽东十四国罢!”

 

没过多久,袁槐与何进两人便商量好了这次的封赏。

 

即:拜辽东太守魏哲为镇东将军,食不夜、不其、当利三县。

 

这样一来魏哲食邑再增两千户,已然足足有六千户之多了。

 

镇东将军虽然依旧是个杂号将军,可比起骁骑将军却又高一截。

 

貌似这次朝堂确实没有苛待有功之臣。

 

但怎么说呢,这样的封赏虽然也说得过去,可在灭高句丽这样的大功面前多少还是有点抠门了。

 

可以说这次魏哲的封赏完全平平无奇,这就是朝堂无人的坏处。

 

若是先帝刘宏依旧在位魏哲这回恐怕万户侯都有了,而且还会另有赏赐!

 

不过身为东路军统率的太史慈这次倒是升了一级,受封都乡侯。

 

所以严格算起来,魏哲这边也没有太吃亏!

 

其实若非这次的封赏和先帝的谥号牵扯到一起,魏哲恐怕连这些都得不到。

 

说来这也算刘宏留给魏哲的遗泽了。

 

……

 

随着新帝继位,朝堂之上很快便出现了频繁的人事变动。

 

首先是卢植被打发到辽东担任第一任安东都护。

 

对此卢植虽然明知是何进与袁氏的算计,但还是领命出京。

 

因为他就是这样的直臣,君子可欺之以方便是如此了!

 

再说了,卢植在研究过辽东局势之后也觉得这个安东都护府意义重大。

 

若是安东都护府当真能立住了,那么日后辽东汉人将再无边患。

 

同样的道理,皇甫嵩也被打发到长安去负责凉州乱事去了。这就是掌握中枢的好处,只要理由正当公卿百官只能听从。

 

然而皇甫嵩和卢植这两个直臣好打发,其他人就麻烦了。

 

当然,刘协一党也不会任由何进与袁氏等人算计。

 

当何进等人逼皇甫嵩与卢植出京之后,蹇硕亦是借口韩遂作乱,提议请大将军领兵西上平叛,想要调他出京。

 

然而何进在诸多幕僚的分析下洞悉宦官的诡计,直接以青徐黄巾复起为由推辞了,并且奏请遣袁绍东进徐兖,表示待袁绍兵还,自己再西击韩遂。

 

蹇硕见计谋不成便决定直接动武诛杀何进,然后再立刘协为天子。

 

于是蹇硕派人迎何进入宫计事,欲在内杀之。

 

却不想何进直接集结军队于宫外,严阵以待,而称病不入。

 

一来二去,经过一番博弈被十常侍背叛的蹇硕首先出局。

 

新帝刘辩继位不过不满一月,上军校尉蹇硕便下狱死。

 

至于罪名则是蹇硕谋欲立渤海王协,乃大逆之罪!

 

五月辛巳日,骠骑将军董重亦被牵连,以此罪名下狱而死。

 

没过多久,董太后亦崩于南宫!

 

相比之下,马日磾和蔡邕都是海内名士,而且并非武职,反而幸免于难。

 

当局势发展到这一步后,貌似何进与袁氏已经稳操胜券了。

 

洛阳百官也以为已经渡过了皇位交接的危险期,开始重新相互走动起来。

 

然而也正是因为大局已定,导致何进开始起自信起来。

 

在大将军幕府中多少党人的鼓动下,他竟然准备彻底清除宦官一党!

 

一时间,刚刚平静下来的洛阳顿时再度暗流涌动!

 

……

 

且不说洛阳那边如何纷争不休。

 

翌日,辽东太守府。

 

当内侍宣读完诏书之后周围顿时响起了一片恭贺之声,然而身为当事人的魏哲心情反倒没有那么激动,甚至有点怅然若失的感觉。

 

倒不是因为封赏,而是因为刘宏的驾崩。

 

说实在的,上个月当率领大军回到辽东郡的魏哲得知天子死讯时,他当场就愣住了,甚至呆立了好一会儿。

 

太史慈都以为他是为天子的驾崩而伤心,实际上魏哲心中只是感觉茫然。

 

诚然,刘宏算不上一个好皇帝。

 

但若是说东汉的灭亡都是他的罪过,那就有些血口喷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