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官江汉

第142章 清算与开启【4K】(第3页)

 

毕竟自从光武帝立国以来,这个帝国就存在诸多隐患,并且越来越多。

 

积重难返之下刘宏除非能力挽狂澜,否则名声绝对好不了。

 

平心而论,刘宏对魏哲确实不错。

 

即便魏哲这些年没少出生入死,拼命厮杀,但刘宏的作用却至关重要。

 

没有刘宏器重,魏哲的发展恐怕还要慢上三四年。

 

不过能替刘宏争取到一个“孝思皇帝”的谥号,魏哲自问也对得起他了。

 

毕竟“汉思帝”可是要比“汉灵帝”好听多了。

 

如此,也不枉两人君臣一场!

 

于是在收拾好心绪之后魏哲当即向宣诏的宦官送上一份谢礼。

 

待其笑着接下之后,魏哲方才好奇的打听起朝堂对高句丽的安排。

 

“哦此事呀朝堂已然定下了,俱依魏府君所奏。”

 

那个年轻内侍虽然是个生面孔,但还是秉承着宦官的收钱办事的好习惯。

 

只见此人还笑眯眯的主动道:“天子钦命卢子干为安东都护。”

 

闻听此言,魏哲的心情那叫一个复杂。

 

怎么说呢,即高兴又头疼!

 

毕竟卢植可是海内大儒,文武双全的那种。

 

洛阳朝廷让他来担任安东都护,那自然算是知人善用。

 

从某种程度来说,甚至都有些大才小用。

 

魏哲与卢植虽然一直未曾谋面,但对于这样的人他还是敬佩的。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点,才让魏哲对卢植的到来有点忐忑。

 

天知道这位汉室老臣来到辽东之后会引起什么变故

 

最让魏哲无奈的是,像卢植这样的海内大儒他还打不得、杀不得。

 

要知道即便后来天下大乱,汉末诸侯肆意征伐的时候,袁绍也没有对隐居上谷郡的卢植怎么样,反而把他高高供起来,尊其为军师。

 

不过思量再三魏哲也没有想出什么有效的法子,他也懒得去想了,走一步看一步吧,至少卢植担任安东都护已经比他原先预想的情况要好多了。

 

念及此处,魏哲索性在魏府之中大宴亲友,好好高兴了一番。

 

别的不说,镇东将军幕府可以先筹备起来了。

 

如此一来,魏哲身边便已有郡府、侯府、将军幕府三个班底了。

 

看似有点累赘重复,但魏哲可以安排的官位却是实实在在多了起来。

 

这让怅然若失的魏哲心情总算是好了一点。

 

……

 

相比于摆烂的魏哲,中山郡安喜县的刘备就比较纠结了。

 

朝堂的告示他自然看到了,但烦恼也因此而来。

 

怎么说呢,刘备有点想效仿本朝诸多前辈名士,直接弃官追随自家老师,但他又有些舍不得这个费尽周折才得来的安喜县尉!

 

不是刘备目光短浅、格局狭隘,实在是他没有什么试错机会。

 

毕竟作为一个寒门之后,起家便为一方县尉已经很不错了。

 

为了这个出仕机会,他足足折腾了六年!

 

若是错过了这个机会,刘备怀疑自家这辈子或许都没机会出仕了。

 

再说了,他也不是没有在卢植麾下混过。

 

当年求学的时候他就不受卢植重视,中平元年从军亦是如此。

 

黄巾之乱的经历至今刘备还会常常想起,然后便止不住的唉声叹气。

 

夜深人静时刘备有时候甚至会想,当初他若是选择投奔皇甫嵩,说不定如今会有一个截然不同的结局,就算不能魏哲一样飞黄腾达,屡立功勋,但至少能混个太守吧

 

可以说魏哲的存在给了刘备无限的遐想空间,谁让两人起步相似呢!

 

不对,准确来说魏哲的起点甚至都比不上刘备。

 

如果他像公孙瓒那样出身名门,或者有个当太守的丈人,刘备反而没什么感觉,偏偏魏哲的出身比他还差。

 

两相对比之下,刘备很难不想太多。

 

这些年魏哲都快成了刘备的心魔了!

 

比如此刻,本来刘备还有些犹豫不决,但一想到投奔老师卢植之后说不定就要时常和辽东郡打交道时,刘备终于狠下心咬紧了牙关!

 

“做人,一定要靠自己!”

 

无边的夜色之下,只见刘备站在窗边看着天边的残月暗自发誓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