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赵敦的心思(第2页)
果然要出去,黄安眉头轻皱了一下,脑中急转,道:
“五日?”
赵敦愣了愣,摸了摸下巴,狐疑道:
“为何你给你两位师姐做四副面具,只需三天,我就需要五天?”
黄安心中臊得慌,但脸皮也厚了不少,硬着头皮道:
“呃,材料不好搜寻,呃,还有师傅脸比较大,需要重新制作磨具。”
看着结结巴巴的黄安,赵敦眼中狐疑之色更浓,他怀疑这家伙在故意拖延时间。
他在害怕我带着颜儿离开?
嘴角一扯,他还是没有拆穿黄安的小把戏。
摆手道:
“那你快去做吧,我有急用!”
师傅赶人了,但黄安还有事情要问呢,怎么能离开。
他压下被看穿后的尴尬,硬着头皮,一本正经道:
“师傅,您可了解幽州的火器?弟子想要详细了解一下。”
赵敦愣了一下,眉头皱了起来,盯着黄安不说话。
看着师傅表情,黄安心中愈发紧张。
这是,要拒绝?
他本来以为师傅会拒绝,甚至可能呵斥自己,不要参与火器之事。
可是,让黄安惊喜的是,师傅主动说了出来。
赵敦不是蠢人,他对黄安的心思,尤其是对他女儿的心思,有所猜测。
他喝了一大口肉粥,放下瓷碗,盯着黄安的眼睛,足足有三秒钟,然后才慢条斯理地说道:
“这火器之事,我正好熟悉。今日给你说说,但一定不能传出去!”
黄安忙不迭点头,大喜过望。
他甚至都没来得及提出,让师傅带他去火器司亲眼看看的请求,师傅就主动说出来了。
师傅自己就替他解决了自己劝师傅留在幽州的最大的麻烦!
师傅竟然很了解幽州火器的发展状况!
黄安兴奋间,难免惊讶,不过,他不多问,他现在只想了解幽州火器真实的发展现状。
黄安自然不知道,自己的好师傅为何会对火器感兴趣。
又为何那王判司前些日子,替刺史高大人传话,许诺幽州火器司主之位,而不是其他职位的最重要的原因。
就是他黄安!
或者说,这件事其实和他也有很大的关系。
当初在丰安县,赵敦亲眼见证自己的好弟子黄安拿着一把巴掌大小的奇怪枪支,将铜皮境的郭四郎射杀,震惊万分。
他入幽州之后,借着拜见上官的名义,主动去了一趟指挥使骆正大人的府上,得到应允后,去火器司详细了解了一番。
毕竟,当初的他可是一心想着在幽州建功立业,重建家族的。
他弟子手里的火器,给了他很大的启发,觉得自己可以入火器司。
然后借改良火器,立大功,得到朝廷赏赐,和军中大人物的赏识,从而一飞冲天。
只是后来齐王妃的来信,及其信中震撼的内容,才让他明白,自己在幽州建功立业重建家族的难度,高到令他绝望。
弟子黄安又说过,那精巧且威力巨大的火器,不能量产。
再加上姑姑信中透露出来的,他可以不需要努力,只要借助孔家的力量,就能完成此生抱负。
在综合利弊后,他打消了之前在幽州建功立业的念头。
他刻意疏远了刺史一系和指挥使一系的官员,哪怕刺史高大人亲自请他去赴宴,他都托病推辞了。
他一心靠上了孔家在幽州的官员——武道司主孔忠,想要借助孔家的力量,快速实现自己重建赢家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