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胥吏变成,专门装人的容器(第3页)

 这一切运行起来时,或许不那么完美。 

 但是没有这个东西,一切一定会更糟! 

 丛林法则,永远是残酷无情的。 

 更何况,一切事物在新生之时,就仿佛是洪水中求生的蚁群。 

 当蚁群面对滔天的洪水时,会本能的抱成一团形成一个球状物。 

 而在这个由蚁群构的球状物的最中心,一定不是最弱小的蚂蚁,反而是最强壮的蚂蚁。 

 只有把最强壮的蚂蚁留下来,才能最可能的让族群里,下一代弱小的蚂蚁,不被洪水淘汰。 

 而迫使蚁群做出这种选择的,从来不是蚁群本身,而是蚁群之外滔天的洪水! 

 只要蚁群不是处在最高处,就永远需要不断的做出残酷的选择。 

 同样更没有哪个蚁群,生来便在高处! 

 就在朱元璋还沉浸在,任以虚的夸奖中沾沾自喜时,徐妙云跟徐妙锦姐妹两个人,怯生生的走了过来。 

 看着朱元璋跟任以虚二人小声道:“老爷子,任先生让我们两个之前准备的东西,都准备好了。” 

 “任先生之前交代过,这个东西出不得半点差错,要我们做好之后直接拿过来。” 

 听到徐妙云姐妹两个这么说,朱元璋登时便不由得来了精神,大手一挥道:“在这里,任先生说了算,你们不用问咱。” 

 说罢,朱元璋便好奇的伸出了头,朝着徐妙云姐妹两人手中拿着的东西望去。 

 朱元璋也好奇,到底是什么东西,能让任以虚如此的重视。 

 任以虚听到徐妙云的声音,登时也便严肃了起来,站起身,看着两人问道:“你们都按照我的吩咐弄好了吗” 

 “任先生,这是”朱元璋在一旁好奇的问道。 

 任以虚听到老爷子的问题,不由得松了口气笑道:“老爷子,这是我给咱们村里的孩子们准备的课本。” 

 之前听老爷子的描述,这个山村的规模恐怕不小,村里起码有上千户,几千口人。 

 按照人口比例折算下来,适龄读书的孩子,恐怕少说也有二三百。 

 这个村子究竟是怎么做到,这么大规模,还与世隔绝的,任以虚不知道,同样也不好奇。 

 那是村子将来恢复跟外面的联络之后,外面那些专家们,需要研究的问题。 

 任以虚知道的是,这个村子如此大的规模,自己一个人,是一定教不过来,这么多学生的。 

 思虑再三,任以虚还是决定编写一部分课本出来。 

 除此之外,任以虚还编写了相当一部分的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