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武将全部倒戈
朱元璋自然也知道,凭着李景隆的本事,是不可能说出这般的话来,想来肯定是他背后有人。
而且朱元璋大概知道是谁,心里暗叹一句,老四找了个好军师啊,颇有孔明先生之才,如同咱的李善长!
朱元璋示意李景隆,道:“你接着往下面说,嗯,就是这国本之道!”
“是,陛下!”
李景隆做出沉思之状,实际上是在回忆自己来之前所背诵的东西,片刻后,就见他接着开口道。
“所以,依臣之见,这国本,非但能文而且能武,所谓文武双全,哪怕如同陛下如今这般,已经不需要御驾亲征,只需要派遣燕王殿下便可出征海外,但是想必陛下心中对于此战所有,都能够了熟于胸,并且还能够推断出战事的大致走向!”
朱元璋深以为然的点点头,同时更加来了兴趣,因为这句话里,不动声色的便将他朱元璋夸了一通。
“所以,只有陛下做到如此,才能够让军中的将士们信服,他们知道,哪怕天子没有陪同他们一起出征作战,但是天子的心中必然还挂念着每一位将士,如此一来,天子才能够得到诸多将士们心中的信任,才能够树立起足够的威信!”
“国本也是同样的道理,需要运筹帷幄,深知大军作战诸多事宜,不能随意猜测,甚至臆想,对于战争和兵家之事必须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方能够洞悉战场当中的所有,当对将士进行赏赐和提拔之时,便能够心中有数,不至于陟罚臧否,胡乱而来!”
“倘若只读书,又何能知晓军中每次出征,所费钱粮、弓弩、军甲几何更别说对军中将士提拔赏赐做到心中有数!”
朱元璋是打天下的人,深知这些经验对于一个皇帝来说多么重要,诚如李景隆所言,皇孙朱雄英确实在这些书生的教导下,对于这方面的知识十分匮乏。
而燕王朱棣则是与自己十分相似,这些年来不仅安分守己,更是帮助大明抵御大漠部族侵袭,甚至将北元全数灭亡!
此乃大功劳,也可以从此看出朱棣的雄心壮志,朱元璋同样也是眼界深远之人,他看到了大明之外无数的威胁和潜在的危险!
李景隆虽然说的很有道理,但是太子党一派人,并没有就此放弃,毕竟朝中争论,乃是他们的强项!
但是他们似乎忽略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他们认为没有干涉朝政的燕王朱棣,早就布下了暗手。
这件事情瞒不过朱元璋的,而且朱棣也在有意展示着自己,不仅能上马打天下,而且论起拉帮结派,玩弄权术,同样也有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