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武将全部倒戈(第2页)
可以理解为,这就是朱棣在向朱元璋展示着自己的能量,增加自己的砝码!
文官当中,不断有人站出来,为朱棣说好话,他们很识趣,没有去故意贬低皇孙殿下,反而是用了一种捧杀的手段,将皇孙殿下的品行抬高到了极点。
但是反过来说,就衬托出皇孙殿下,似乎并不是能够干实事的人,似乎这样的皇孙,距离大明的百姓太过遥远,有种被众星拱卫的如同天边人物一样。
太子一党当然不同意,双方文官上面人数差不多,都开始激烈争论。
之前属于太子一脉的李景隆叛变了,投靠了燕王朱棣,还有一位大将蓝玉,不知今日怎么回事,自从上次提出了归隐田园,回到龙兴之地的要求之后,便不再干预朝政。
如此一来,太子,也就是如今的皇长孙朱雄英一脉,在武官上面少了支持者。
然而武官集团又有一人站了出来,这人同样是太子一党,并且地位比起李景隆来,更为重要!
魏国公徐达之子,徐辉祖!
皇孙一脉的人纷纷激动起来,手心都开始冒汗,眼中散发精光,这位徐大人,可能就是他们胜利天平上,最重要的一块砝码!
徐辉祖对于太子的忠心没有人怀疑,但是太子如今悲惨离世,所以徐辉祖目前能够站出来,唯一代表的,那便是他父亲,那位将来被封为中山王的徐达的意思!
这徐辉祖的出列,哪怕是高居在龙椅上的朱元璋都有些诧异,他原本还以为魏国公徐达不会掺和这等皇权之争。
朱元璋等待着徐辉祖表明态度,满朝大员也在等着他表明态度。
就在此时,五军都督府下面的一位副指挥使,急忙前来求见。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道:“宣!”
这位副指挥使的求见似乎为这场争论按下了暂停键,但是这位带来的消息却无异于重磅炸弹!
“启奏陛下,海上传来消息,燕王殿下于倭国成功与倭国国君签订契约,倭国国书将不日随燕王殿下一起抵达大明,燕王殿下奏报,此次出兵有赖陛下鸿运,不仅促成倭国永远臣服我大明,并且还为我大明追回,被倭寇劫掠之金银!”
这位副指挥使似乎从来没有听说过,如此庞大的数目,只见他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追回白银将近一万万两!黄金数十万两!其中所属我大明各种宝物首饰更是数不胜数!”
“这,这怎么可能啊。”有大臣表示难以置信!
“胡说,燕王殿下简直是胡闹,这等事情也竟敢谎报!”
“又或者,是你这位副指挥使看错了”有人觉得不可思议,继续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