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代号:冰隙(第3页)
系统判定:“路径学习完成度达97.6%。能源消耗正常。”
“再试一次反坡模拟,”傅怀安语速极快,“重构第三区坡面角度至62度。”
“是。”副控台一名年轻工程师迅速执行。
然而下一秒,实验舱外忽然响起一阵急促的警报音,通讯中控台上亮起红色通讯灯。
傅怀安皱了皱眉,取下面罩,亲自接通。
“傅教授您好,这里是华北应急总指挥中心,”对方的语气紧迫,
“什么情况?”傅怀安目光一凛,声音变得低沉。
“燕北镜泊山,雪崩,失联人数五人,目前已升为国家一级响应。”
“ 我们组织过三次大型救援,全部失败。”
“ 人力设备均已受限,请评估是否能提供仪器方面的支持。””
傅怀安猛地直起身,语气沉重:“全部数据发送给我,立即。”
十秒钟后,相关雪崩地貌数据、气象模型、卫星实况、幸存者可能位置推演路径等全部呈现在大屏幕上。
他站在屏幕前,凝视着镜泊山系那条被暴雪覆盖的陡坡沟壑,沉默数秒,转身朝实验室喊道:
“所有调试暂停,一级集结。”
五分钟后,所有专家集合。
“样品机现在能源剩余如何?能维持多久的运作?”
“ 五台样品机刚充能完毕” 身边的博士立刻回答。
“好。”傅怀安目光如刀,干脆下令,“五台机器,启封。”
“调度代码启动,编号d3-A-01至05,授权级别提升至一级。”
科研舱内数人同时奔向除冰机器人存放区,整套系统在不到两分钟内完成战时封装:
机器人自动折叠为运输形态、嵌入高强度减震壳体、配套定位系统插入数据节点。
凌晨一点五十七分。
燕北军区西航指挥部,两架军用重载运输直升机腾空而起,螺旋桨搅碎夜空雪幕。
五台除冰机器人密封装载,其运维工程师与两名中科院特派科研代表也一同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