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 雀生(第3页)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傲的白鹤:“没什么好气的,左不过是自己没本事,怪不到别人身上。”
 




    见她一副不肯相让的模样,符起失笑摇头:“你既是为这事烦忧不悦,那符叔问你,可曾听说过管仲三仕三见逐,三战三走的故事吗?”
 




    华书顿时一愣。
 




    管仲,春秋第一相。
 




    然而英才也不是从出生起就是英才的。当年管仲三次做官三次被国君罢免,三次参战却三次当了逃兵,便是经商也是天天赔本,唯有好友鲍叔牙坚信管仲有经世之才,只是时运未至,多番资助举荐,这才有了后来管仲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的故事。
 




    “如今你不过一战一走,纵是此路不通,便没有别的路可走了吗?”他从怀里掏出一卷书简,塞到华书怀里,“‘仓禀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注1】,阿书可以多读一读《管子》。”
 




    说完,符起没有再留,象征性地摸了摸她的发顶,转身离开。
 




    被留下来的华书眼睛却越来越亮。
 




    她可真幸运。
 




    即使一朝不顺,却有这么多人关爱珍视她,她又怎么能就此颓废?既到此处,总不能白来一趟。
 




    翌日。
 




    华书一早带着鹊枝采买了一批书简,在当日渭源乡举办篝火祭礼的草场上搭了个简易的棚子,招呼小宝红鱼儿叫来了一群小儿郎们,开始教习文字诗书。
 




    “‘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注2】”华书手持书简,对着跪坐在下方的一众小儿郎问道,“有谁知道这句话何解吗?”
 




    众人茫然无觉地摇了摇头,华书唇角一勾,声音越发大了起来:“愚哉,愚哉!这话说的就是你们,整日里饱食逸居,却不想着学习,和禽兽有什么分别?”她手往脚边一指,“瞧见没,你们就和这些整日里吃了睡睡了吃的小狼崽子没什么区别。”
 




    她话音一落,狼崽六小只仿佛听懂了一般,立刻不睡了,挤挤囔囔地站起身来嗷呜直叫,应和着四周骤然而起的哄闹声。
 




    下坐的小儿郎们一个个张大了嘴巴,更有甚者眼眶一红险些要哭出来,几个小女郎也嚷嚷着‘我不要当小狼崽……’连带着远处劳作的百姓也停下手中事务,看了过来。
 




    华书这话自然是有失偏颇的,教育从来不是劳苦大众所拥有的权益。
 




    对于大多数的寻常百姓而言,能饱食逸居已经耗费了他们人生中所有的力气,文字之遥远,几乎是她们触不可及的东西。
 




    但是今日华书要告诉他们,告诉所有渭源乡的百姓,乃至于姑臧县、武威郡的百姓,让他们知道,任何人都应该有受教育的意识,孩童,甚至是成人,即使如今尚没有这样的条件,也要有这样的意识,在那一日到来时,紧紧的抓住机会。
 




    她和华景在想尽办法让他们仓禀实,屯田开荒,凿渠筑墙,都是在为他们的未来生活铺路,但是她更希望他们明荣辱知礼节。
 




    她要这片土地上的人和她一样热爱这片土地,懂得为何要热爱这片土地,更懂得要如何热爱这片土地。
 




    那才是这片土地真正的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