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灼狼牙藏凤阙甘蔗这这
67. 死鸭子嘴硬
当日午后,东宫密阁中再度传出召令。
沈瑾瑜披着一身素色朝衣,立于阁前,望着天光渐暗的长空,静默片刻,低声道:“再传杜霁、袁阮二人,入宫听询,不得声张。”
传令侍卫领命退下,她收回目光,步入阁内。
密阁内灯未全明,室中陈设素简,一张檀木长案横陈其间,案上堆着卷宗与未裁密札。赵煜晨早已抵达,正立于案侧翻阅手中资料,听见她的脚步,抬眸道:“如何?”
“李璟开口了。”沈瑾瑜将一纸口供递出,“唐景安亲授试卷,命其配合,三人中,此人最弱,果然先崩。”
赵煜晨接过口供,迅速扫过其上字句,神情沉肃:“唐景安隐退十年,如今却牵出这等勾连,背后怕不只是个人意志。”
沈瑾瑜在案侧坐下,取起砚边密札缓缓道:“唐肇手握工部,年年勘造、验收、折银,政绩尚可,但朝中皆知他并无实权心思。此案若坐实唐氏兄弟同谋,工部声望必受重创。”
“你的意思是……”赵煜晨凝视她。
她微顿,指尖敲了敲案面,眼神清明而锐利:“肃王若想真正立足于朝堂,须夺吏部与刑部要权。但他无法一步登顶,工部就是他迈出的跳板。唐肇借口循例避锋,实则顺势而行;唐景安在暗中扶持己人,而卢敬之——他手握誊录监督权,正是此局中最后的接应者。”
“三人改卷,只是开端。”赵煜晨眼中微动,低声一叹,低声问,“那下一步?”
“杜霁、袁阮。”她眼神如刃,“看他们谁的心先乱。”
——
傍晚时分,天色渐暗,杜霁身着整洁衣冠,稳步抵达东宫。他神色镇定,身为前太学助教,为人向来沉稳。近年升至礼部主事,行事谨慎,从未有过失礼之举。
沈瑾瑜未设高位,只是温和地命他坐于案下,又遣人奉上香茶。“杜大人。”沈瑾瑜目光专注,缓缓翻阅着卷宗,“你试卷中一段论‘道统之辨’,文字洗练、立意深远,不像是新进学子能写出的。你自小便文采如此卓然?”
杜霁神色未变,嘴角含笑,从容答道:“谢殿下夸赞,学生自幼喜读章疏,家师出身于前太傅之门,平日里常督促我练笔,或许有所助益。”
“可此段,与前文风格大异。”沈瑾瑜语气轻缓,神色平静,“太傅徐衍阅卷经验丰富,判定这并非一人手笔。”
杜霁手指微微一顿,不过瞬间,便又露出笑容:“学生初次应试,文思尚未稳当,若真文风有所不同,也不足为奇。”
“那就有劳杜大人在此,照原题重作一篇。”沈瑾瑜语气淡然,却不容置疑。
杜霁闻言,身子猛地一震,心中虽有抗拒,却也不敢拒绝,只能低声应道:“……谨遵殿下吩咐。”
笔墨纸砚早已备好,杜霁拿起毛笔,开始书写。沈瑾瑜沉默不语,只是在一旁静静地等候,目光不时落在杜霁身上。
一炷香时间悄然过去,杜霁搁下毛笔,完成了新作。沈瑾瑜拿起新作一看,新作虽结构完整,但与原卷相比,简直判若两人,全然没了那份冷峻犀利的章法之气。
她微微轻叹一声,将纸页递出,吩咐道:“记入案册,令太傅参校。”
沈瑾瑜披着一身素色朝衣,立于阁前,望着天光渐暗的长空,静默片刻,低声道:“再传杜霁、袁阮二人,入宫听询,不得声张。”
传令侍卫领命退下,她收回目光,步入阁内。
密阁内灯未全明,室中陈设素简,一张檀木长案横陈其间,案上堆着卷宗与未裁密札。赵煜晨早已抵达,正立于案侧翻阅手中资料,听见她的脚步,抬眸道:“如何?”
“李璟开口了。”沈瑾瑜将一纸口供递出,“唐景安亲授试卷,命其配合,三人中,此人最弱,果然先崩。”
赵煜晨接过口供,迅速扫过其上字句,神情沉肃:“唐景安隐退十年,如今却牵出这等勾连,背后怕不只是个人意志。”
沈瑾瑜在案侧坐下,取起砚边密札缓缓道:“唐肇手握工部,年年勘造、验收、折银,政绩尚可,但朝中皆知他并无实权心思。此案若坐实唐氏兄弟同谋,工部声望必受重创。”
“你的意思是……”赵煜晨凝视她。
她微顿,指尖敲了敲案面,眼神清明而锐利:“肃王若想真正立足于朝堂,须夺吏部与刑部要权。但他无法一步登顶,工部就是他迈出的跳板。唐肇借口循例避锋,实则顺势而行;唐景安在暗中扶持己人,而卢敬之——他手握誊录监督权,正是此局中最后的接应者。”
“三人改卷,只是开端。”赵煜晨眼中微动,低声一叹,低声问,“那下一步?”
“杜霁、袁阮。”她眼神如刃,“看他们谁的心先乱。”
——
傍晚时分,天色渐暗,杜霁身着整洁衣冠,稳步抵达东宫。他神色镇定,身为前太学助教,为人向来沉稳。近年升至礼部主事,行事谨慎,从未有过失礼之举。
沈瑾瑜未设高位,只是温和地命他坐于案下,又遣人奉上香茶。“杜大人。”沈瑾瑜目光专注,缓缓翻阅着卷宗,“你试卷中一段论‘道统之辨’,文字洗练、立意深远,不像是新进学子能写出的。你自小便文采如此卓然?”
杜霁神色未变,嘴角含笑,从容答道:“谢殿下夸赞,学生自幼喜读章疏,家师出身于前太傅之门,平日里常督促我练笔,或许有所助益。”
“可此段,与前文风格大异。”沈瑾瑜语气轻缓,神色平静,“太傅徐衍阅卷经验丰富,判定这并非一人手笔。”
杜霁手指微微一顿,不过瞬间,便又露出笑容:“学生初次应试,文思尚未稳当,若真文风有所不同,也不足为奇。”
“那就有劳杜大人在此,照原题重作一篇。”沈瑾瑜语气淡然,却不容置疑。
杜霁闻言,身子猛地一震,心中虽有抗拒,却也不敢拒绝,只能低声应道:“……谨遵殿下吩咐。”
笔墨纸砚早已备好,杜霁拿起毛笔,开始书写。沈瑾瑜沉默不语,只是在一旁静静地等候,目光不时落在杜霁身上。
一炷香时间悄然过去,杜霁搁下毛笔,完成了新作。沈瑾瑜拿起新作一看,新作虽结构完整,但与原卷相比,简直判若两人,全然没了那份冷峻犀利的章法之气。
她微微轻叹一声,将纸页递出,吩咐道:“记入案册,令太傅参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