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回 纣王敲骨剖孕妇(第3页)

 箕子哭着进谏说:“我听说人秉承天下的灵气而生,有五官,为天地宣示谋划,教化百姓,做百姓的父母;没听说过荼毒生灵还能被称为百姓父母的。而且人死不能复生,谁不爱惜自己的身体,会轻易地放弃生命呢。现在陛下不敬上天,不修德政,天怒人怨,百姓天天盼着天下大乱;陛下还不自我反省,还要杀这些无辜的妇女,我担心八百诸侯屯兵孟津,这朝歌城很快就保不住了。一旦敌军兵临城下,还有谁能为陛下守卫这座都城呢。只可惜商家的宗裔要被别人掳走,宗庙要被别人毁掉,宫殿要被别人占据,百姓要成为别人的子民,府库要被别人占有,陛下还不后悔,还听那妇人的话,敲百姓的骨头,剖开孕妇的肚子,我担心周武的人马一到,都不用攻城,朝歌的百姓自然就会献城了!军民都和陛下有仇,只恨周武不能早点来,军民都盼着用箪食壶浆来迎接周武呢。到时候陛下被掳走,也是理所当然的;只可怜那二十八代的神主,都要被天下诸侯毁掉,陛下你忍心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纣王大怒说:“老匹夫!竟敢当面侮辱我,把我看成亡国之君,没有比这更不恭敬的了!”

 然后命令武士:“把他拉下去打死!”

 箕子大叫说:“我死不足惜,只可惜你这个昏君要败坏国家,留下万世的骂名,就算有孝顺的子孙也无法更改啦!”

 只见左右的武士扶着箕子正要下台,就听到台下有人大喊:“不可!”

 微子、微子启、微子衍三人上台,见到纣王趴在地上,呜咽着说不出话来,哭着上奏说:“箕子忠良,对社稷有功。今天的进谏,虽然言辞过激,但都是为国的话。陛下请明察!陛下以前剖开比干的心,现在又要诛杀忠良进谏的人,社稷危在旦夕,陛下还不醒悟,我担心百姓怨恨愤怒,灾祸马上就要来了。希望陛下赦免箕子,褒奖他忠谏的美名,这样或许还能挽回人心,让天意回转。”

 纣王见微子等人一起进谏,没办法,就说:“听皇伯、皇兄的谏言,把箕子废为平民!”

 妲己在后殿出来上奏说:“陛下不可!箕子当面侮辱陛下,已经没有了人臣的礼节;现在如果放他在外,他肯定会心生怨恨。要是他和周武勾结图谋不轨,引发祸乱,到时候内外受敌,麻烦可就大了。”

 纣王说:“那怎么处置他?”

 妲己说:“依臣妾的愚见,把箕子剃光头发囚禁起来,让他做奴隶,以彰显国法,让百姓不敢妄为,大臣也不敢胡乱上奏了。”

 纣王听了很高兴,就把箕子囚禁起来做奴隶。

 微子看到这样的情形,料想成汤的天下终究无法挽救了,随即下台,和微子启、微子衍大哭着说:“我们成汤继承大统六百多年,今天一下子就要被嗣君弄丢了,这是上天要灭亡我们商朝啊,可怎么办呢!”

 微子和微子启兄弟二人商量说:“我和你把太庙中二十八代的神主背到其他州郡,隐姓埋名,保存商代的祭祀,别让祭祀断绝了。”

 微子启含泪答应说:“不敢不听从命令!”

 于是三人收拾东西,前往其他州郡隐居了。

 后来孔圣人称赞他们三人说:“微子离开了;箕子成了奴隶;比干进谏而死。” 说他们是 “殷有三仁”。

 后人有诗称赞他们:

 黄莺在商郊鸣叫,百草又变新绿,可成汤的宫殿已经化为尘土。箕子成为奴隶难道只是为了保存商朝的祭祀,微子离开国都也知道要延续祭祀。比干被剖腹挖出丹心已经成为往事,又有孕妇被割开肚子遭遇灾祸。朝歌很快就要归周主了,可惜成汤的天下就像鬼火一样要消失啦!

 话说微子三人收拾好行囊,前往其他州郡去了。

 纣王把三个妇人抓到鹿台,妲己指着一个妇人说:“她腹中是个男孩,面朝左胁。”

 又指着一个妇人说:“这个也是男孩,面朝右胁。”

 然后命令左右用刀剖开,果然一点都没错。

 妲己又指着一个妇人说:“这个腹中是女孩,面朝后背。”

 用刀剖开,果然也不差。

 纣王大喜说:“御妻的妙术如神,就算是龟筮也比不上!”

 从此纣王肆无忌惮,横行霸道,残忍凶恶到了极点,万民都咬牙切齿地痛恨他。

 当天有诗为证:

 大雪纷纷的时候在鹿台设宴,独夫民贼何苦降下这样的灾祸!三位贤士远走他乡保全宗庙,孕妇丢了性命实在是悲哀。

 话说当天剖开孕妇肚子查验胎儿,闹得是天昏地暗,日月都失去了光彩。第二天,探事的军士到鹿台上报说:“微子等三位殿下,封了自家府门,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纣王说:“微子年纪大了,就算留在这儿,也是个没用的人;微子启兄弟两人,留在朝歌,也干不成朕的大事;他们走了也好,省得在朕面前啰嗦。现在元帅袁洪立了不少大功,我看周兵也翻不起什么大浪。”

 于是纣王天天荒淫作乐,根本不把国家大事当回事儿。在朝的文武大臣也都只是凑个数,不敢说什么反对的话。

 那天,在招贤榜的帐篷下面,来了两个人,长得那叫一个凶恶:一个脸跟靛青一样蓝,眼睛像金灯一样亮,长着血盆大口、满嘴獠牙,身材魁梧;另一个脸像瓜皮,嘴巴像血盆,牙齿像短剑,头发红得像朱砂,头顶还长着两个角,模样怪异得很,他们前往中大夫府拜见。

 飞廉一看见这两人,心里直打鼓。两人行了礼,飞廉问道:“二位英雄是哪里人啊?姓什么?叫什么名字?”

 两人弯腰说道:“我们俩都是大夫的子民,成汤的百姓。听说姜尚狂妄自大,侵犯天子的关隘,我们兄弟俩愿意投靠陛下您,报答国恩,也不敢奢望什么爵禄荣华,就想着去打败周兵,为大王您洗雪耻辱。我姓高,名叫高明;我弟弟叫高觉。”

 通报完姓名,飞廉带着他们进朝拜见纣王,进了午门直接前往鹿台见驾。

 纣王问道:“大夫有什么奏章啊?”

 飞廉上奏说:“现在有两位贤才高明、高觉,愿意报效朝廷,不贪图爵禄,还敢去打败周兵。”

 纣王听了很高兴,宣他们上台。两人倒身下拜,趴在地上称臣。

 纣王赐他们起身,两人站起来。纣王一看他们相貌奇特,吓了一跳,说道:“朕看二位壮士真是英雄啊!”

 于是在鹿台上封他们为神武上将军。两人谢恩。

 纣王说:“大夫陪朕一起设宴。”

 两人下去穿戴好冠带,到显庆殿赴宴,到了晚上谢恩出朝。

 第二天,圣旨下来,命令高明、高觉和钦差一起,带着祭祀用的羊和御酒前往孟津。这一去也不知道是吉是凶,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