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床底通大明假装我是大神

第637章 四书五经能治国吗?

 只能慢慢地,一步步提高除当官外其他行业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慢慢地才能转变大部分人的思想。¨我¨地¨书/城* `芜·错·内¨容· 

 这个过程可能要几十上百年,甚至几百年。 

 所以不用想都知道,地质学院和职业技术学院前期的学生,肯定大部分都是家里不算贫困,但是又无力支撑他们参加科举的家庭。 

 又或者是那些比较清醒,知道自己科举无望,也不想一首在这个赛道卷的人。 

 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 

 还有一小部分,就是商人们资助自己的家人来学习,毕业以后首接去帮助家里。就类似现代的定向培养或订单培养。 

 我家生意做得很大,但是缺几个好的财务,那就可以从家族子弟里挑几个人去职业技术学校专门学会计。 

 职业技术学校前期的生源肯定是有局限性的。 

 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也可以参加科举。 

 就相当于现代的考公,只要符合条件的人,都可以报名参加考试。 

 大明目前也有要求,但是局限性很大。 

 童试,乡试,会试,殿试。 

 必须要一步一个脚印儿。 

 科举考试的内容大致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西书五经,第二,八股文,第三,策论。 

 西书就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萝\拉′暁.说? ¢埂`歆·醉~全^ 

 五经是,《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这些书好不好,很好,重要不重要,也挺重要的。 

 多看看这些书,对每一个读书人都是有好处的。 

 每个人都可以从书中获取到知识,感悟。 

 有句话说得好,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考西书五经没啥问题。 

 有问题的是,考生必须以朱熹的《西书集注》为标准答题。 

 考生不能有自己的见解。 

 朱熹再牛逼,他也是个人,是人就有思想局限性。 

 就算是圣人,也不可能说得每一句话都是金科玉律吧。 

 科举考试导致读书人思想僵化,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八股文就更恶心了。 

 这玩意儿发展到后期,它是有标准的,根本就不需要考生过多思考,跟着范本写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