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床底通大明假装我是大神

第637章 四书五经能治国吗?(第2页)

 写出来的东西还很空洞,没什么实质内容。 

 也就策论稍微好那么一点儿。 

 科举考试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考试内容太单一了,过于注重儒家经典了。 

 就相当于一个人只需要学语文,然后就可以当官了。 

 一个人是这样还行,如果所有的官员都是这样呢,那不是完犊子了吗? 

 农业部门,只会语文。¢1\9·9\t/x?t,.·c·o,m^ 

 经济部门,只会语文。 

 公检法,只会语文。 

 反正就是各个部门都尼玛只会语文,能建设好大明吗。 

 黄河决堤了,跑到河堤上去做首诗,或者背一下西书五经,它就不决堤了吗? 

 春耕的时候跑去田间地头背一首悯农,就是好官了吗? 

 越是当官的,越应该各行各业都有涉猎才行。 

 毕竟你管的就是各行各业的人。 

 当然这个算是理想化的状态。 

 毕竟现代还有何不食肉糜的官员呢,而且还不少。 

 朱吾适没那么崇高的理想,没想过所有的官员都特别的牛逼。 

 只要他们不是只会读书的草包就行。 

 另外就是,不要阻碍其他行业的发展。 

 给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的学生一个考公的机会。 

 不是说一定要让这些人当官,也不是说这些人当官就一定做得更好。 

 他主要还是想要扩大生源。 

 你在家自己埋头苦读,可以参加科举。 

 去 职业技术学校上几年学,也可以参加科举。 

 不同之处是,在家埋头苦读那么多年,就会之乎者也。 

 去职业技术学校上几年的学,就算考不上,起码也能去别的行业混口饭吃。 

 毕竟以后有功名之人的福利待遇是要取消掉的。 

 没有一技之长那可是真的会饿死人的。 

 既然前期的学生都不是什么有钱人家的孩子。 

 学费自然不能太贵。 

 学费不贵,那学校自然也不用建得太好。 

 朱吾适回忆着自己待过的学校,开始在图纸上作画。 

 没多久,一所职业技术学院就跃然纸上。 

 鉴于大明的科技发展,教学楼和宿舍自然是不能盖太高的,两层足矣。 

 操场是要有一个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