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天纵水上祢1

62.新闻报道

    委员会上,代表们正逐条审阅决议草案1.2。
 




    哪怕是在康拉德集团内部,针对同一条条款的修改意见也五花八门,更别说顾梓聿阵营正虎视眈眈。林亦凡本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可他阵营里的代表们看热闹不嫌事大,也纷纷提出非友好修正案,横插一脚。
 




    从第一条条款开始,会场就乱作一团,意向条与修正案满天飞。顾梓聿冷眼旁观,高台上的主席团已明显不耐烦了起来。
 




    终于,夏浓敲响木槌,压下嘈杂声:“目前该条款争议过多,主席提议暂时跳过,先行讨论下一条条款。”
 




    耿帅是八中的学生,同时也是林亦凡的好友。他知道林亦凡的心思,就是赶快通过草案1.2,别给顾梓聿任何机会。眼看局势不妙,他立即举牌发言:“锡吉里亚代表支持通过第三条条款。”
 




    他想得很简单——既然整份草案没法一口气通过,那就趁修正案提出前,逐条抢投,挤一条是一条。
 




    但刚说完,立刻有人跳出反对。
 




    “反对!南肇国家代表表示反对!”顾梓聿阵营立刻反击,在她之外还有七八个举牌的反对者。南肇国家代表的优势就是一口流利到飞起的索伦语——语言关难过,尤其在这种讲求临场反应的战场,要做到不打草稿也能长篇大论蛊惑人心,确实不像想象中那么容易。耿帅被驳得哑口无言,只能悻悻坐回原位。
 




    从此刻开始,场面彻底脱缰。?原来大家以为跳过条款是特例,没想到这才是真正的开始,每一条都争议不断,几无共识可言,讨论一度陷入停滞。
 




    顾梓聿望向高台之上的主席团,只见几位主席交头接耳、一脸凝重。很显然,他们也在权衡,这份草案是否还有继续讨论的必要。
 




    就在主席夏浓与两位副主席黛西和大卫商讨对策时,第三天的会场报纸也如常发到了各位代表手中。不同于前两天的“隐身状态”,今天的 shCC 第三委员会赫然登上了头版头条,配图是一张气氛极具张力的照片:
 




    顾梓聿端坐,背脊笔挺,高举国家牌,神情冷峻;与他对峙的埃尔斯则站在另一侧,嘴角紧绷,似在反驳,二人各占了画面的左右半边。右上角一个不太起眼的角落里,林亦凡的头像歪着探入画面,像个被晾在一旁的观众,只委委屈屈地占了一小块地方。
 




    顾梓聿盯着这张图,忍不住暗笑,心想这主媒体中心可真是瞌睡来了就送枕头。
 




    hmun 的会场媒体也是由学生扮演的,他们参与报道会议进程,撰写时评、会议动态和人物观察,甚至对那些明显立场不妥的言论进行“警示”。一篇站队明确的评论,往往就能在代表之间激起千层浪,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会议的进程与结果。
 




    顾梓聿扫过正文,撰稿人的立场客观中立,描述了顾梓聿是如何先通过使用“不采取行动动议”让林亦凡的草案流产,再对埃尔斯的草案提出质疑:
 




    “…在会场上,某些超级大国代表擅自扭曲、篡改本已达成的共识,令草案偏离本意,而附议国也失去了作为国家代表的独立性,沦为 ‘附属国’。一份原本凝聚众意的草案,竟沦为个人政治意志的容器,成为维护一家利益之工具…”
 




    嚯,这措辞够犀利的,几乎是一封公开指控。虽然不知道这位撰稿人是谁,但这篇文章帮他用舆论打开局面,就算主席团还没下定决心,这篇文章估计也能火上浇油,助他一臂之力。
 




    难怪新闻媒体被比喻为是除了立法、行政、司法以外的“第四权力”。
 




    他将报纸缓缓放下,环视一圈,果然在场的代表都若有所思。李知恩虽然投入了林亦凡的阵营,而亨利投入了埃尔斯的阵营,可他们都是顾梓聿草案的附议人。当他的目光与这两人交接的时候,对方都露出了鼓励的笑容:看了这篇报道,他们两人都觉得顾梓聿这份草案大有希望。
 




    顾梓聿收回视线,目光落在高台上的主席团。夏浓正在翻阅报纸,眉头微皱,显然也读到了那段尖锐的批评。她身边的另一位副主席大卫凑过头去低语几句,两人交换眼神,脸色都不太好看。
 




    这是个信号。
 




    本委员会的新闻出现在头版头条,还是以这样近乎讽刺的口吻,势必是主席团不想见到的。如果局势继续混乱下去,主席团一定会干预。
 




    他等的就是这一刻。
 




    “珀利尼西亚代表提出动议。”他举起国家牌,语调冷静坚定。
 




    夏浓抬眼,看了他一眼,沉默半秒后,敲锤:“珀利尼西亚代表。”
 




    顾梓聿站起身,声音清晰地穿透会场的喧闹:“尊敬的主席,各位代表,当前我们对草案1.2 的讨论已陷入僵局——每一条条款都面临修正,每一项修正都争议重重。考虑到草案1.2无法达成有效共识,会议应当重新审视是否继续优先讨论此草案。”
 




    这是在挑战程序优先顺序,也是暗示,不管愿不愿意接受,草案1.2都已经崩了。
 




    他停顿一下,目光扫过埃尔斯的方向,对方正怒视着他,但顾梓聿毫不在意,继续说:
 




    “在此背景下,珀利尼西亚代表提出动议:更换主讨论草案,审议草案1.3,以避免会议最终无法形成有效结果。”
 




    此言一出,会场一片哗然。
 




    埃尔斯猛地举起国家牌:“索伦代表强烈反对。草案1.2尚在审议阶段,你的动议是对会议成果的否定!”
 




    “索伦代表口中的’成果’,”顾梓聿语气凌厉地回击,“连你们自己的附议国都不认同!”
 




    他话音一落,不远处一位原本站在埃尔斯一边的代表神情踟蹰,缓缓放下国家牌。
 




    林亦凡原本靠坐着的身体也微微前倾,面色复杂地看着顾梓聿——他明白,这个人正在把场上的局势,一点点扭转到自己手里。
 




    主席团交换眼神,夏浓再次敲响锤子:“是否有国家附议?请附议国举起国家牌,如无附议,此动议自动作废。”
 




    台下数个国家牌应声而起。
 




    夏浓面无表情继续道:“应珀利尼西亚代表动议,本委员会将投票表决,是否开启对草案1.3的正式审议。”
 




    代表们神色各异,有部分人面色不虞,但更多人是松了一口气。
 




    在模联会场上,妥协永远是经久不衰的话题。没错,会议的目的是在于交流、协商、合作,从而达到共识,但讨论草案 1.2 给大家带来的烦躁无力也是空前的。各种反对与再次反对都把时间拉得更加漫长而惹人疲倦,大家现在急需找到一个让情绪释放的缺口,而不是像早上那样,虚度时间而无所成效。
 




    即便不是基于政治判断,光是想早点下场吃饭,也足以动摇他们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