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天纵水上祢1
63.投票结果
最后一个下午,会议继续推进。
这是一场漫长而胶着的拉锯战。就在草案1.3逐步成型、最后几条条款进入审议阶段时,埃尔斯突然提出一项大修正案,意图重写文件中两个关键部分。
主席团面色复杂,宣布进入表决程序。
顾梓聿回击,发言冷静而犀利:
“我们尊重程序、也欢迎修改意见。但这份非友好修正案一旦通过,草案1.3将被彻底改写,面目全非。一份在会议磋商基础上形成的草案,若在最后关头被整体推翻,这不是建设性的修改,而是程序性的破坏。”
他语调一转,语气平和,却不失锋锐:
“若委员会允许此提案通过,不仅否定了所有代表的努力,更是在鼓励大家放弃协作。这样的会议,是有效率的吗?”
最终,投票表决,修正案未获通过。
顾梓聿站在台前,目光真诚地看向各位代表,语气温和:
“尊敬的代表,女士们,先生们,感谢各位的建设性讨论,让我们共同完成了这份属于全世界女性的文件。”
“今天,我们在此讨论一个关乎未来的议题——如何通过教育,真正赋予女性以权利。它关乎千百万人的命运,关乎未来世界的走向。”
“女性教育,不只是出于平等的理想主义追求,它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增长、社会稳定,乃至全球和平的可持续性。教育,是最根本的钥匙。让每一个女性,无论出生在怎样的国度,都能拥有平等、自由、受教育的权利。”
“今天,我们不仅要为她们发声,更要为我们的共同未来承担责任。”
发言结束的刹那,会场一瞬陷入静默。
紧接着,掌声自角落响起,如潮水般汇聚蔓延。
而顾梓聿似乎未被掌声左右,只是微微颔首,光映在他清隽的侧脸上,仿佛一柄藏锋的剑。
此时会场上已是大势所趋,林亦凡的脸色越来越差,他此时才恍然醒悟:自己为了这次会议牺牲了与家人共度新年的宝贵时光,不是来和顾梓聿斗气的,而是冲着拿奖来的。
但这醒悟为时已晚:经过逐条复审,最终的决议眼看就要形成了。
林亦凡脸色变幻,一咬牙开始埋头写意向条,一沓又一沓的折叠好的白纸条被迅速传递到会场的各个角落。
他和埃尔斯坐在会场两侧,两人眼神交会,心照不宣:如果再不联手,他们俩就将一同出局。
夏浓敲响小槌,清脆的声响让会场骤然安静,所有人都明白,最终的时刻到了,气氛重新变得紧张。
“所有修正案都已表决完毕,接下来委员会将对决议草案 1.3 进行唱名表决。主席团将按依序点名,请被叫到名字的国家代表高举国家牌,并回答赞成(favor)、反对(veto)、弃权(Abstain)或过(pass)。”
顾梓聿坐在会场靠后的位置,看着被点名的国家代表举起了牌子,后心处慢慢燥热起来:三天的会议下来,他对会场里大部分的代表都熟悉了,能把他们的背影和国家牌对应上。他心里已经提前有了准备,谁会投赞成,谁会投反对,听着被报出的国家名,与一声声的“favor”、“veto”、“Abstain”交织纠缠在一起,一一对应下来,竟和他原先预料的大差不差。
他听到了很多声“favor”,但“veto”也同样不少。他最开始还想着去数票数,半途中一不小心数乱了,他就干脆放弃了这个幼稚而无用的行为。
台上主席团埋头讨论了一会,刚投完票的代表们都正襟危坐。之前两天一直很少发言的副主席黛西,对,就是那个“眼睛很漂亮”的黛西,把话筒往自己方向挪了挪:
“现在宣布第一轮投票结果。93 赞成,49 反对,2 弃权,39 过。”
顾梓聿立刻意识到,林亦凡和埃尔斯在有组织地围剿这份草案:他们始终有一部分铁杆盟友在投反对票。
草案1.3结构精巧,内容广纳盟友利益,且高度契合此前两天会议的讨论脉络,理论上,这是一份无懈可击的文件。
这些人,只能是在“为反对而反对”。
会场的暖气开得很足,他的脸都热得要烧起来了:183 个国家出席,要达到多数通过,他必须手握至少三分之二的赞同票。而如今已经有 49 票反对和 2 张弃权,他可承受的失败余地已经非常小了。
顾梓聿试图安抚自己,可心却抑制不住地狂跳起来,“砰砰”、“砰砰”炸响在耳边。
夏浓朝黛西微微点头,黛西接着宣布:“下面,针对在第一轮投票中投了 ‘过’ 的国家,我们进入第二轮投票。请听到本国名字的代表高举国家牌,并回答赞成或反对。请注意,该轮投票只能回答赞成或反对。”
这一轮只有 39 个国家参与投票,要数清楚是非常简单的事情。但顾梓聿这回闭上了眼睛把自己放空,只专注地数着自己炸如响雷的心跳声。
可是那些“favor”或“veto”仍然顽强地冲破他给自己立起的壁垒、飘进他耳朵——
好像这听下来的一连串都是“favor”吧。大多数坚定的反对者已经在第一轮表态,这些犹豫不定的人未必不会不支持他——但也未必会支持他。他是不是听到了一个“veto”——啊,不,他又听到了一个“veto”——但正常来说大家应该都会希望这场会议能拿出一个成果,如果他的这份不通过,就只能回头讨论埃尔斯那份了啊?而那份提案明摆着没有他这份善良吧——等等,又是一个“veto”——
这是第几个“veto”了?!
顾梓聿的心漏跳一拍,整个人好像坐了趟跳楼机,心理上的失重令他猛地睁开眼睛,投票已经结束,主席团望着他们面前的电脑和计数器,表情凝重。
顾梓聿已经记不清他听到的最后那个“veto”是第九个、第十个、还是第十一个。他看向主席团,试图在那几张脸上找到提示:
主席夏浓的脸色乍一看没有什么不妥,但她下意识地用左手揉着额角,明显有所困扰;副主席大卫·汤姆森脸色阴沉,嘴唇绷成了一条直线;主席助理安东尼奥眼睛微眯、嘴角微翘,一副似笑非笑的样子,看热闹的心思也太明显了。
顾梓聿的视线从这三人身上一一扫过,最终落到黛西脸上,正好撞进那双莹润澄澈的翠色眼睛。
这是一场漫长而胶着的拉锯战。就在草案1.3逐步成型、最后几条条款进入审议阶段时,埃尔斯突然提出一项大修正案,意图重写文件中两个关键部分。
主席团面色复杂,宣布进入表决程序。
顾梓聿回击,发言冷静而犀利:
“我们尊重程序、也欢迎修改意见。但这份非友好修正案一旦通过,草案1.3将被彻底改写,面目全非。一份在会议磋商基础上形成的草案,若在最后关头被整体推翻,这不是建设性的修改,而是程序性的破坏。”
他语调一转,语气平和,却不失锋锐:
“若委员会允许此提案通过,不仅否定了所有代表的努力,更是在鼓励大家放弃协作。这样的会议,是有效率的吗?”
最终,投票表决,修正案未获通过。
顾梓聿站在台前,目光真诚地看向各位代表,语气温和:
“尊敬的代表,女士们,先生们,感谢各位的建设性讨论,让我们共同完成了这份属于全世界女性的文件。”
“今天,我们在此讨论一个关乎未来的议题——如何通过教育,真正赋予女性以权利。它关乎千百万人的命运,关乎未来世界的走向。”
“女性教育,不只是出于平等的理想主义追求,它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增长、社会稳定,乃至全球和平的可持续性。教育,是最根本的钥匙。让每一个女性,无论出生在怎样的国度,都能拥有平等、自由、受教育的权利。”
“今天,我们不仅要为她们发声,更要为我们的共同未来承担责任。”
发言结束的刹那,会场一瞬陷入静默。
紧接着,掌声自角落响起,如潮水般汇聚蔓延。
而顾梓聿似乎未被掌声左右,只是微微颔首,光映在他清隽的侧脸上,仿佛一柄藏锋的剑。
此时会场上已是大势所趋,林亦凡的脸色越来越差,他此时才恍然醒悟:自己为了这次会议牺牲了与家人共度新年的宝贵时光,不是来和顾梓聿斗气的,而是冲着拿奖来的。
但这醒悟为时已晚:经过逐条复审,最终的决议眼看就要形成了。
林亦凡脸色变幻,一咬牙开始埋头写意向条,一沓又一沓的折叠好的白纸条被迅速传递到会场的各个角落。
他和埃尔斯坐在会场两侧,两人眼神交会,心照不宣:如果再不联手,他们俩就将一同出局。
夏浓敲响小槌,清脆的声响让会场骤然安静,所有人都明白,最终的时刻到了,气氛重新变得紧张。
“所有修正案都已表决完毕,接下来委员会将对决议草案 1.3 进行唱名表决。主席团将按依序点名,请被叫到名字的国家代表高举国家牌,并回答赞成(favor)、反对(veto)、弃权(Abstain)或过(pass)。”
顾梓聿坐在会场靠后的位置,看着被点名的国家代表举起了牌子,后心处慢慢燥热起来:三天的会议下来,他对会场里大部分的代表都熟悉了,能把他们的背影和国家牌对应上。他心里已经提前有了准备,谁会投赞成,谁会投反对,听着被报出的国家名,与一声声的“favor”、“veto”、“Abstain”交织纠缠在一起,一一对应下来,竟和他原先预料的大差不差。
他听到了很多声“favor”,但“veto”也同样不少。他最开始还想着去数票数,半途中一不小心数乱了,他就干脆放弃了这个幼稚而无用的行为。
台上主席团埋头讨论了一会,刚投完票的代表们都正襟危坐。之前两天一直很少发言的副主席黛西,对,就是那个“眼睛很漂亮”的黛西,把话筒往自己方向挪了挪:
“现在宣布第一轮投票结果。93 赞成,49 反对,2 弃权,39 过。”
顾梓聿立刻意识到,林亦凡和埃尔斯在有组织地围剿这份草案:他们始终有一部分铁杆盟友在投反对票。
草案1.3结构精巧,内容广纳盟友利益,且高度契合此前两天会议的讨论脉络,理论上,这是一份无懈可击的文件。
这些人,只能是在“为反对而反对”。
会场的暖气开得很足,他的脸都热得要烧起来了:183 个国家出席,要达到多数通过,他必须手握至少三分之二的赞同票。而如今已经有 49 票反对和 2 张弃权,他可承受的失败余地已经非常小了。
顾梓聿试图安抚自己,可心却抑制不住地狂跳起来,“砰砰”、“砰砰”炸响在耳边。
夏浓朝黛西微微点头,黛西接着宣布:“下面,针对在第一轮投票中投了 ‘过’ 的国家,我们进入第二轮投票。请听到本国名字的代表高举国家牌,并回答赞成或反对。请注意,该轮投票只能回答赞成或反对。”
这一轮只有 39 个国家参与投票,要数清楚是非常简单的事情。但顾梓聿这回闭上了眼睛把自己放空,只专注地数着自己炸如响雷的心跳声。
可是那些“favor”或“veto”仍然顽强地冲破他给自己立起的壁垒、飘进他耳朵——
好像这听下来的一连串都是“favor”吧。大多数坚定的反对者已经在第一轮表态,这些犹豫不定的人未必不会不支持他——但也未必会支持他。他是不是听到了一个“veto”——啊,不,他又听到了一个“veto”——但正常来说大家应该都会希望这场会议能拿出一个成果,如果他的这份不通过,就只能回头讨论埃尔斯那份了啊?而那份提案明摆着没有他这份善良吧——等等,又是一个“veto”——
这是第几个“veto”了?!
顾梓聿的心漏跳一拍,整个人好像坐了趟跳楼机,心理上的失重令他猛地睁开眼睛,投票已经结束,主席团望着他们面前的电脑和计数器,表情凝重。
顾梓聿已经记不清他听到的最后那个“veto”是第九个、第十个、还是第十一个。他看向主席团,试图在那几张脸上找到提示:
主席夏浓的脸色乍一看没有什么不妥,但她下意识地用左手揉着额角,明显有所困扰;副主席大卫·汤姆森脸色阴沉,嘴唇绷成了一条直线;主席助理安东尼奥眼睛微眯、嘴角微翘,一副似笑非笑的样子,看热闹的心思也太明显了。
顾梓聿的视线从这三人身上一一扫过,最终落到黛西脸上,正好撞进那双莹润澄澈的翠色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