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两面性(第2页)

 

弘治皇帝早就料到今日之局面,早早就做好了应对之策。

 

他不悲不喜的看着这群臣僚,这些陪伴他走过十二个日日夜夜的臣僚,双拳微微在袖笼内紧握,许久后才沉声道:“既诸位去意已决,朕便不再挽留。朕准了。”

 

站在班列内一动不动的内阁次辅李东阳听到这话,陡然睁开了微眯的眸子,呆呆看了弘治皇帝一眼,然后迅速低下了头。

 

刘健几人面色惨白,最终无奈叹口气,拱手道:“臣等告退,祈求大明江山风调雨顺,伏愿皇上万岁万万岁!”

 

弘治皇帝点头道:“送阁老出宫。”

 

虽早就设想过这种结局,但还是没想过皇上会如此决绝。

 

午门外的广场上,刘健、谢迁、屠滽三人缓缓前行,黑压压的天空下,三人回望紫禁城。


他们十二年来励精图治,日夜不歇,为这个国家操碎了心,最终却落得如此下场,日后大明的一切将与他们再也没有任何瓜葛。

 

江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大明,安好!

 

奉天殿上,百官噤若寒蝉。

 

弘治皇帝沉声开口,道:“国不可一日无内阁,内阁不可一日无首辅。”

 

“擢升李东阳为内阁首辅。”

 

“迁太常寺卿兼翰林院侍讲学士焦芳入阁,同调兵部尚书马文升为吏部尚书。”

 

“迁户部左侍郎刘大夏为兵部尚书。”

 

“户部左侍郎位高权重,当廷议决定人选。”

 

一条条调任命令,有条不紊的从弘治皇帝口中说出,这一刻,李东阳全部都明白了。

 

弘治皇帝早就做好了准备,以最快的方式在内阁、吏部高官离职而去后,做好了备用人选。

 

换言之,今日即便刘健等人不请命请辞,弘治皇帝恐怕都会要做这样的人事命令调整。

 

在这场斗争中,弘治皇帝从来都不是在被动接招,他早就想好了一切对策,就等着刘阁老等人出招。

 

也就是说,关于朱厚炜封王就藩的问题,实际在今日之后,就已经被定下了,留在朝中的人不会再反对弘治皇帝,反对他的已经全部被清理出了中枢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