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宋邸弄瓦

 且不说宋粲与奉华宫内入定禅寂,这宋邸却乱成了一锅粥。本文搜:狐恋文学 xhulian.com 免费阅读

 杨戬那老媪死命的缠着那宋正平要那能长胡须的药酒,宋正平哪有那种东西给他。

 说童贯长胡子是喝了他们家的酒的事,倒是个以讹传讹的无稽之谈。

 太监自先秦的“寺人”伊始,能长胡须的却真真的是个凤毛麟角。

 至于这童贯为何会突破性的长胡子这等世界性的特例,也是困惑了宋正平许久。但是,总不能抓过来研究一下看看是不是没阉干净吧。

 然,越是新奇的事,越是为那市井之人津津乐道。这三人成虎也是个平常。

 这谣言传来倒是没个出处,问下来都是听朋友说来,但是却都是一个众口一词,信誓旦旦。于是乎,这童贯之所以长得一副超凡脱俗之美髯,盖因与这宋家有厚也。

 不过这缺心眼的以讹传讹,这杨戬也能信了去?

 却实不然,杨戬不仅不缺心眼,而且很精明。他的目的却不是长胡须那么简单。

 宦官集团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比较特殊的团体,其特殊性是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写历史。

 一旦皇权旁落,文官集团做大,太监集团便会随之崛起。

 无他,固皇权也。毕竟,一帮人玩的挺嗨,压根就不让你插嘴,甚至当你是透明的,你心里也不是个滋味。

 那位说了,融不进去的圈子就不要硬往里挤了!

 常人可以不挤,皇帝不行。国破的时候那是要承担主要责任的。

 而且,大臣是个什么玩意儿?具体什么德行,我想大家在清楚不过了。

 那是什么脏的臭的都敢往你身上泼。国破家亡之后,藏了大把的金银装可怜,道一句“我们就是一帮打工的,别什么事都赖我们好不啦”。

 既然知道他们这帮人的德行,你可以再找一帮人玩啊?

 嗯,皇帝也是这样想的。一看周围这帮太监,喝?这还有一帮人呢。

 而宦官、太监对皇帝也是绝对的忠诚,盖因性命相交也。

 失去了宠信的宦官太监们往往会死的很惨。

 而北宋的特例在于文官士大夫阶层待遇空前的好,但却养就了这帮人一个“重道而轻君,侍道不侍君也”。

 言外之意,我等是行的“大道”,而不是尽君臣之道也。

 意思就说是说,我们是为了与这“士绅大夫治天下”才勉为其难来做官的,且不是没事干伺候你这皇帝。

 却将此视之为“文人风骨”,而傲视一切。而待国破家亡不可收拾之时便推给皇帝,言其“万般皆可,唯不可为帝”也。

 耶?你这“士绅大夫治天下”话说的当屁放啊!有道是:

 三尺龙泉胆气豪,

 万马军中且逍遥。

 任你龙行天地间,

 怎奈我有笔如刀。

 得罪我?姥姥!我能编点花边新闻写死你!

 所以,有得靖康之耻,徽、钦二帝做得例子,后世帝王便对士绅官宦便是严苛了些。

 然,这成效麽,似乎也不是太大。

 自此后,五百一十七年,倒是给了一个时光再现。库无国帑,军无饷粮,天下之财尽于士绅官员私藏。最后逼的那皇帝杀妻弑女,煤山上三尺白绫,披发遮面。

 然,国破,有李贼闯王者,入城酷索竟得银千万之巨。却做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此等佳句贴金于面。

 国破家亡,文武群臣皆该死!但凡能有条活命那都是个耻辱。而不是待到国破家亡之时,便再认新主而辅佐之。是为大明虽强,然,只得一索白绫,披面环首。宋人虽弱,却也有崖山老臣负幼帝投海,军民十万相伴殉国也。

 闲话扯远,且回书中。

 杨戬此次如此的卖力,便是为拉拢宋家而来。

 无他,皇帝身边没人了。扳倒了那个碍眼的蔡京,一帮人都额手相庆。但是这副作用立马就出现了。什么副作用?出缺呗!这缺,你总的补吧?于是乎,朝堂群党相争再起,后宫亦是一个蠢蠢欲动。

 咦?不是说只有两党麽?怎的说是个群党?

 问得好,自高涛涛之后,单单那元佑党便分裂成了“洛、蜀、朔”三派。在击逐变法派的同时﹐内部掀起了具有地方色彩的派别斗争。

 这种狠起来连自己人都背后下刀子的彪悍作风,致使朝堂事事掣肘,谁也不能成事。

 却是为争而争,为斗而斗而。乃至政出多门,令下而不行。倒是一个旨不出宫,令不出京。

 此间原因盖因几派皆强,而中立者不得活也。

 所以,也没人忠什么君,全奔着心中所谓的“大道”去了。

 而何为“大道”?却只存于书中警言尔,时时念出而伐异见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