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双赢的协议
聪明人做事总是高效的,尤其是在他们目的一致的时候。
史纪常的想法很简单,他就是要提高辽阳州的学校数量,走的是教育强国的路线,这在当时是主流思想,也是最能在短期内出政绩的手段。
而杜玉霖则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他知道搞教育没错,但在当下肯定行不通,他坚信,真理只存在于大炮的射程之内。
所以他必须要拿下大孤山铁矿、庙儿沟煤矿,并在不久后于辽阳新建铁厂,再以此为中心打造起东北军工的基础。
杜玉霖之前的很多努力,也都是在为此做着铺垫,若单走军功升迁的道路最多是另一个张作霖,只有从底子上调整东北结构才能真的改变历史。
就拿间岛这事来讲,历史上正是因为它被强占,才使得华国不得不于 1909 年与倭国签署了《东三省交涉五案条款》。
在这份条款中,清廷直接将抚顺煤矿等多处矿产的开采权交给了倭方,并允许他们继续开采其他探明的矿产。
而我们得到了什么?倭方承认间岛为华国所有。
再之后,便是满铁地质课勘探大孤山周边铁矿,并随后建立“安山制铁所”,开启了肆意掠夺东北资源之路。
但现在一切都改变了。
间岛守住了,来勘探矿产的小鼻子统统死在了大孤山脚下,将来不会再有倭国的“安山制铁所”,有的是华国人自己建设的“东北钢铁厂”。
怀着这各自不同目的,杜、史二位大人就在袁金凯出去呕吐的空隙间,就达成了一份“双赢”的协议。
史知州保证,他会尽全力帮助“华霖商贸行”拿下大孤山、庙儿沟的矿产开采权,并为其后续在辽阳开办的“钢铁厂”大开绿灯,是要地就给地、要人就给人。
而杜玉霖也不含糊,当即将五万两的银票放在桌面上,并许诺会将矿场每年利润的一成上交知州衙门,此外,“华霖商贸行”的所有业务都会优先在辽阳州发展,竭尽全力提振本地经济。
协议达成,史纪常欣慰地看向王永江,而后者也从刚才谈协议的过程中明白了史大人的良苦用心, 回看过去的眼神中除了兴奋也带了一丝歉意。
随后二人又同时扫向桌面上的那摞子银票,这可是真金白银啊,这些钱拿到手里,能为百姓做多少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