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曹魏 魏元帝曹奂(第3页)

 太康三年的灯节,我混在人群里看傩戏。演"受禅台"的伶人刚唱到"魏祚终,晋室兴",卖汤饼的胡商突然往我袖里塞了张字条。回家展开,竟是曹髦的字迹:"奂弟,九泉下的牡丹开了。"墨色新鲜得可疑,但纸角那抹苏合香,分明是当年华林园假山洞里的味道。

 最后一次见司马炎是在太康六年的谷雨。他从建业带回的吴盐撒在我的茶碗里,笑着说:"当年你祖父若肯安心当个权臣..."我打断他,指着院中啄食的燕雀:"陛下看那只老燕,教雏鸟飞时总要把它们推下屋檐。"我们对着铜雀台遗址喝光了三坛杜康,他醉倒前嘟囔:"其实我祖父怕了你四十年。"

 五十八岁生辰那夜,我梦见自己变回追纸鸢的孩童。母亲在井边浣衣,父亲举着我够檐下的风铃,那声音和太极殿的玉磬一模一样。醒来时月光浸透了窗纸,案头摊着抄到一半的《短歌行》,"譬如朝露"的"露"字晕开了墨迹。我忽然想起禅位那日,司马炎鬓角也有滴将落未落的汗珠。

 邺城的更鼓敲到三响时,我摸出枕下的瓦当碎片。建安十五年的字迹在月光下泛着青,远处漳河上有渔夫在唱《碣石篇》,调子却像极了洛阳童谣。铜炉里的安神香突然爆了个火星,恍惚间听见曹髦在说:"奂弟,该回家了。"窗外的梧桐叶扑簌簌落着,这次终于盖住了玄武门的马蹄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