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选择

第二日一早,乌林的小课堂正式开课。

 阳光透过窗棂洒进屋内,映照在众人专注的面庞上。

 乌林站在桌前,神情从容,侃侃而谈,围绕着南城的风土人情、人际交往,将所见所闻娓娓道来。

 他的话语中带着几分自信,显然对这片土地已经有了相当的了解。

 半晌,有人提问道:“乌郎君,我们既要做珠行生意,就得知道附近可供合作的珠场信息,烦请多说一些与这相关的。”

 “说起这附近的珠场,大大小小有几十所,规模大一些的少说也有十几个,我一时也不知该从何讲起。”

 王秀秀坐在一旁,轻轻敲了敲桌面,提议道:“那便从最大的开始讲起吧。”

 乌林恭敬地应了一声:“是!最大的珠场名叫斯兰珠场,平常出产的珍珠主要供给给大食与拂菻两国,除此之外向来不再与他人合作。”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有人低声议论:“斯兰珠场果然名不虚传,竟能与大食、拂菻这样的强国合作。”

 乌林接着道:“第二大的珠场名唤曼德珠场,出产的珍珠卖给安息国多些。”

 王秀秀微微颔首,“大食、拂菻、安息,这可都是与咱们大乾交往密切的国家。”

 一位年长的先生捋了捋胡须,沉吟道:“若老朽没记错,大乾每年要同这三个国家交换近八成的珍珠。”

 “老先生没记错!去年一朝,大食伙同其他两国提高珍珠兑换价格,偏去年其他小国因战乱未曾来大乾换珠,叫他们白白讹诈咱们损失了许多的丝绸瓷器。”

 “他们真是欺人太甚!咱们大乾的丝绸瓷器何等珍贵,竟被他们如此算计!”,一徐姓青年闻言,愤愤不平道。

 王秀秀看了那青年一眼,又转看向众人,语气平静问道:“既如此,先生们觉得如何?是同他们争一争,还是另寻觅新珠场?”

 那徐姓青年毫不犹豫道:“自然是该同他们争一争!让他们瞧瞧咱们的厉害!”

 另一位年长的先生却摇了摇头,“不可!这些珠场与他们合作已有多年,不说有多难说服达成,即便珠场动摇,我们又需许以何其多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