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理中客(第2页)

 ......

 然而说着说着,就有人把话题引向了更加恐怖的方向。

 也许是为了显摆自己的学识,孙成城说道:

 “说起大轰炸,我就想到了同样发生在1941年的‘六五隧道惨案’。”

 “当时有数千个避难民众被关在山城的同一个防空隧道里,由于管理隧道口的宪兵紧锁栅门,在10小时的高温和严重缺氧的情况下,上万避难民众因为通风不畅渐渐窒息,隧道内发生了恐怖的踩踏事故,最终九百多人死亡,一百多人受伤。”

 孙成城的确有过目不忘的本事,甚至记得死伤人数。

 但在这时提及六五惨案显然不合时宜,因为现在的四楼走廊也是一条闷热的隧道,很容易让人产生不好的联想。

 默默听完,王雨桐只觉得孙成城非蠢即坏。

 孙成城当然不蠢,剩下的只有「坏」。

 “旋转门外交”事件发生后,他纠集身边的拥趸,要求杨领事把王雨桐交出去。

 为此他大言不惭道,“美国人向来是最讲法治和人权的,不会拿王雨桐怎样。雨桐再怎么说也是我的弟子,难道我还不知道什么对她好?”

 孙成城甚至威胁杨旭,如果不交出王雨桐,自己就主动带领一批支持者向fBi投降。

 直到那名物理学大牛通过手机和各方联系,推测门外的“fBi”是一群冒牌货,孙成城才闭嘴假装什么也没发生过。

 当时王雨桐只忙着操作检测仪,后来从胡晓楠那里听到了这个消息,气得牙痒痒。

 听到他又在作妖,王雨桐面色一沉,讥讽道:

 “教授,在您的细胞里,似乎悲观的‘脱氧核糖核酸’比别人要多一些。”

 “脱氧核糖核酸”是dnA的全称,周围人一听,就知道王雨桐在骂孙成城是“天生的投降派”。

 孙成城一生都在试图用“基因决定论”证明人生来就有优劣,支持优胜劣汰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甚至对印度的种姓制度表示赞赏,最不能容忍的就是“下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