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风云26
朝廷的旨意当然不能抗!但是,这怎么执行,就还有待商榷。
桐桐就说:“俘虏人员过多,又多养尊处优,动辄病倒,岂能不管?钱财过多,这一路上起事的民乱何止三五处。他们见了钱财岂有不谋划的道理?若不能用心谋划,这钱财保不住是小,就怕丢了这些钱财,肥了反贼,损了朝廷的利益。”
言下之意:我们看守要紧的人犯,守着偌大一比钱财,而回朝路上不太平,我们只有区区八千人马,想回!回去的心情十分迫切,但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桐桐看向周法尚,而后拿出写好的折子:“此折我打算递给御前李三郎,请他代为转呈陛下!是否妥当,还请您斧正。”
折子四平八稳,老道非常。不等朝廷的旨意到,他要先送折子到陛下面前。
在折子上,她说,她便是辞去官身,也还是陛下的子民。不管是为官还是为民,对陛下的忠心都是一般无二的。打了胜仗,这是天佑大隋。也是陛下三征高句丽的决策英明,又盛赞三征高句丽的将士,正是这些将士奋勇,这才铺平了奇袭平|壤的道路。
是陛下走了九十九步,他只是鲁莽无意中闯了最后一步。可能因为这最后一步,就否认前九十九步的功劳吗?
他认为这是不公允的!
因此,他在折子上先为大军,为来护儿这样的将领张目,而后请罪,说他这样鲁莽的性子,侥幸得了陛下的赏识。也只有陛下这样的皇帝,才能容下他这样一身毛病的臣子。
而今,臣子做了错事,办下荒唐事,不敢搪塞,愿意担责,因此,请降罪给她。
之后,他才说难处。说他想回朝廷,不是怕责罚,而是他怕这中间有闪失。丢了重要犯人,这是有损朝廷威严。丢了钱财,若是被反贼夺了去,这更是助长了贼子的实力。
因此,请皇上来解决这个难题,是派人来提人呢?还是派人来运送这金银呢?
等此事办完,她必归朝,请陛下发落。
然后是罪民林桐在何处何处泣血叩首云云的套话,写的真叫一个情真意切。
周法尚是武将,虽在军中多管辖后勤补给,但……武将就是武将!上折子做文书的事,他也并不擅长。要是让他来写折子,自问是写不成这样的。
这折子……有什么问题吗?
没有!绝不至于给家里招来杀身之祸!哪怕是缓兵之计,这也一定是有效的。
因此,他捋着胡须,不住的颔首:“好!甚好。”
桐桐便将折子递给来整,“来家有护卫,此折子递给大帅!大帅千万莫出头,将此折子递给唐国公府李三郎即可!他与我乃是至交,必能设法呈送御前。”
来整接了过来,起身就走:“我去安排。”
这件事办了,那再说回更具体的。
在安全的前提之下,就得考虑咱得实际情况。
桐桐就跟三人说:“咱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折子上写了,这也是实话,是咱们遇到的最实际的问题。咱们手里的人……打主意的不多!但是咱手里的钱财,打主意的可太多了。如果进入关内,咱们只八千人手,别说金银了,就是咱们自己,也得被人给生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