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风云26(第2页)

是的!这里起事那里起事的,可都是手里拿着武器的暴民。哪里有钱就往哪里去,哪里有人就往哪里去。

八千人而已,不够人家生吞活剥的。

费青奴就问说:“那怎么办?半路上岂不是更危险?”

对啊!走又走不了,哪里可容身呢?

来整就说了一个地方:“可渡船,往东莱郡。而后往鲁郡。某曾去过,那里有一梁山,最是易守难攻。”

说着,展开舆图,在舆图上点了点。

桐桐:“……”这不是水泊梁山吗?

要是想落草,只求暂时安稳,而今来说,那这个地方确实可以过度。但是,想要进一步,这个地方在现在这个时间就不行。

近几年,只山东那一带民乱尤其多,为何?因为灾情严重,水患不断,百姓无法生存,能怎么办?

黄河水患在那个地方尤其严重!

看看这个时期做大的那些豪强,像是瓦岗,人家在中原腹地,产粮,能养起军队;像是窦建德,守着河北平原。还有杜伏威、辅公佑他们守着江淮平原。

便是李唐起事,也是迅速的占领了长安,守着关中平原。

无它,养军队需要粮食!不能产出,那便不能依托。

但是,桐桐没法直接跟人家说,咱要做好长期扎根的准备。她点了点脚下,“此地乃辽东城,此处为何不能暂时安家?”来整愣了一下:“此处归属于高句丽!”咱压着高丽王,而后还停在高句丽的地盘上?

桐桐看他:“谁说此处是高句丽的?”𝔵^𝔣

去翻翻《尚书大传》,上面记载的很清楚,当时殷商国亡,帝乙的弟弟,帝辛的叔叔箕子,‘违衰殷之运,走之朝鲜’。

“故而,此处乃我朝之疆域!殷商时期是,战国时期是,秦皇一统六国时是,而今是,以后也会是!王师伐之,乃是讨要失地……”

三人:“……”他们先彼此对视,然后都若有所思。

周法尚明白过来了:这是进可以和朝廷谈判,退可以固守。

何况,自家手里握着高元,高元若是不杀不释放,就可以是傀儡王。有傀儡在手,还怕不能统辖此地么?

一旦对此地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统辖,还有什么可惧怕的?!

他的意思是:要雄踞关外,虎视中原。

换言之,她是不是想代高元而立国?!

一旦想到此处,周法尚心中一激灵:这可真是小心谨慎,却也步步为营。

他马上道:“辽东城,可!”但他必须得提醒:“此乃四争之地!高句丽残余势力必然不肯罢休,而西北,尚有契丹势力盘踞。另外,奚族所栖息之奚地……”此地虽未建国,然此地与突厥接壤,受突厥辖制,与毗邻突厥无异。可以说,除了临海之地安全之后,夹在夹缝里,存求一样艰难。

桐桐缓缓点头,“而今,只说三步之内的事,不能想十步之外。天下局势变迁之快,往往只在昼夜之间。就眼前言说,林某以为,选此地为最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