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2章 内堂议事

各家书院的学子们更是激动不已,纷纷低声默背,生怕遗漏一个字,心里想着回去后一定要好好誊写下来。

 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杜尚清的敬仰。

 整个宴会厅沉浸在一片对这首诗的赞叹与激动之中,仿佛时间都为之停滞。

 杜尚清在众人的赞叹声中,神色依然从容淡定。

 他微微仰头,目光深邃而坚定,嘴角挂着一抹淡淡的微笑,仿佛这一切的赞誉都在意料之中。

 他双手背于身后,身姿挺拔如松,周身散发着一种自信而沉稳的气质。

 面对众人的惊叹和夸赞,他只是轻轻点了点头,以示回应。

 杜尚清的眼神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那目光中既有对众人欣赏的感激,又有对自己才华的笃定。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是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四》。

 王昌龄(698 年-757 年),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他是盛唐时期着名的边塞诗人、大臣,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又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其诗境雄浑开阔,自成一格,边塞诗慷慨豪迈,气势雄浑,格调高昂。

 杜尚清从小就很喜欢他的诗,此刻为了显摆一下自己那比较神秘的逍遥派,也就只能厚着脸皮借诗一首了!

 就在此时,人群之中忽然传来一声细微的嘀咕声:“嘿,你们瞧,这杜团练难道是得到了传说中的逍遥派真传不成?”

 这轻声细语虽然不大,但还是被周围不少人的耳朵捕捉到了。

 话音刚落,现场顿时响起了一片嗡嗡的议论之声,人们交头接耳,对这位杜团练充满了好奇与钦佩之情。

 站在一旁的潘县令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他看着杜尚清,满含赞赏地开口说道:

 “杜老弟呀,就凭您这份才情,恐怕就算是本朝那位大名鼎鼎的诗圣再生,也会对你夸赞有加呢!”

 听到这话,杜尚清赶忙拱手作揖,谦逊地回应道:

 “县令大人真是谬赞啦!尚清我只是侥幸而已,之前在师门那里曾经与师兄弟切磋过此类题材,今日不过是拾人牙慧,拿出来给诸位助助兴、逗个乐子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