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城隍庙外!

“让天下的大部分人饿不死?”

 “仅此而已?”

 朱棣喃喃念叨着这句话,心中五味杂陈。

 朱樉和朱棡与他是同样的心情。

 有朱标在,他们自然不可能升起自己当皇帝的心思,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以缔造盛世为己任的决心。

 这是他们作为朱家人,作为皇子亲王的责任!

 “这些年来,大明的征伐还是太重了。”

 “繁重的徭役,高昂的税收,这就是让百姓流离失所的祸端!”

 朱棡咬着牙说出这样一句话。

 朱樉对此也表示赞同。

 “看来我们得找个时间好好劝劝父皇了,父皇太过重武轻文,让天下得不到修养……”

 听着他们的话,朱标忍不住打断道:

 “大明的征伐确实过重,但是你们不会真的以为,父皇不知道大明所能承担的极限在哪里吧?”

 “父皇起于微末,没有人比他更清楚地知道天下收成几何,百姓又能拿出多少赋税来支撑朝廷与战争的运转。”

 “可是大哥,这车外……”、

 朱标淡然道:“你们以为,大明打几场仗,就能把天下的口粮打光?”

 “你们以为,大明彻底扫平漠北,便能高枕无忧永享太平?”

 “你们以为,大明真正的蛀虫,是那漠北的北元余孽?”

 听着朱标一连串的问话,朱棣等人一怔。

 “难道不是吗?”

 朱标神情严肃地摇了摇头。

 “自然不是!”

 “当初,我也以为,大明真正扫灭了外敌,平定了边疆,便能永享太平。”

 “但是细细想来,哪有真正能灭的完的外敌?”

 “当年,父皇最大的敌人是陈友谅,鄱阳湖一战,陈友谅被平。”

 “父皇最大的敌人,便变成了,东边的张士诚。”

 “而后,父皇平定了各路义军,长江以南重归一统,北边的元庭,又成了大明的心头大患!”

 “魏国公与开平王北伐光复河山,元人退往漠北,大明的心腹大患,又成了漠北草原。”

 “但是孤看得出来,我大明的心头大患,不在外面,而在朝廷之中,就在那奉天殿中!”

 “就在父皇的姻亲手足和王公大臣之间!”

 “那奉天殿上烂一点儿,大明的江山便要烂上一片!”

 “等到那奉天殿里全都烂透了,我大明的百姓便要揭竿而起!”

 听着朱标的话,朱樉等人全都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