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城隍庙外!(第2页)

 朱标看向朱棣道:“我大明这才开国几年?空印一案,天下官员千千万,父皇便不得不处死连坐三万多人!”

 “但是你们以为这就完了吗?”

 “那些没有被牵扯进去的王公大臣,他们冠冕堂皇的站在干岸上,但是他们真的就这么干净吗!?”

 “难道他们之中,就没有比那些贪官更该杀之人吗?”

 “他们,就这么干净吗?!”

 听着朱标的声音不大,就这么悠然回荡在马车之中。

 但是这番话,就像是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朱棣等人的心头。

 尤其是亲自参与了空印案的朱棣。

 没有人能比他更清楚,在那些贪官污吏究竟是有何等的心思,为了他们心中的贪念,做出何等龌龊疯狂的举动。

 “三万人不够,那就杀三十万!”

 朱樉眼中的怒火毫不掩饰,那双本就有些暴戾的眼眸越发狠厉。

 朱标拍了拍朱樉的肩膀,安抚下三位弟弟的激动的心情,缓缓地说道:

 “一个杀字,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大明,也没有三十万的贪官给你杀。”

 马车缓缓行驶,很快就到了城隍庙前。

 而聚集在此的难民,也明显比来的路上更多了。

 在距离城隍庙尚有一段距离的时候,朱标就让马车听了下来。

 他们兄弟几人带着护卫步行过去。

 朱樉疑惑地问道:“为何城隍庙前的难民,比路上要多这么多?”

 只是不等得到回答,随着越来越靠近城隍庙,朱樉心中顿时有了答案。

 因为他看到,在城隍庙前,一个简易的粥棚正在缓缓冒着热气。

 看着这座粥棚,朱棣心中恍然。

 “难怪这么难民都聚集在这里,原来是在放粥。”

 能让这么多饥寒交迫的难民聚在这里。

 除了能有口热乎饭,恐怕也没别的了。

 本来,朱元璋定下的制度,是每日放粥一次。

 但是如今天气严寒,前几日便让朱标下旨,增加为每日放粥两次。

 朱标也是特意挑的时间,他们到达这里,正好是放粥的时间。

 朱棡动了动鼻翼,用力嗅了嗅。

 “奇怪,既然是放粥,为何这热气中,没有粥该有的香味。”

 听见这话,除了朱标之外,朱棣和朱樉也是连忙闻了闻空气中飘来的热气。

 他们此刻距离粥棚本就不远。

 再加上粥棚简易,煮粥的热气飘得老远,他们轻易便能闻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