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天纵水上祢1

44.因果早定

    顾梓聿急急忙忙锁了宿舍的门——他总是宿舍里最后一个出门的。快步走出宿舍楼,等他走到食堂抬手看了看表,已经7点15了,他顿时眼前一黑:今天又要迟到了。
 




    宿舍里四个人,马凯和方岳这两个书痴,刚开学就超拼命的,可能是因为中考考得不理想,排名在班级靠后,他们两人简直是秉持着“生前何必久睡,死后必然长眠”的精神,头悬梁锥刺股,晚上一直在宿舍楼的自习室里自习到熄灯才回来,早上五点起来读课文背单词,然后还去跑步,此时两人应该早已坐在教室里了吧。
 




    而邹宽,作息也很是规律,每天早上六点二十准时起床,六点半就出门了。
 




    就他一个人,常常是要磨到最后一分钟再出门。闹钟先是从六点半挪到六点四十、再六点五十,前两天甚至改到了七点,然后闹钟响了他还要在被窝里再翻滚两下,磨蹭一会儿,贪恋那一点暖。结果就是,他总是踩着上课铃声走进班级。
 




    他早读基本上算是都翘掉了,仗着班干部都是老熟人;上课迟到一些嘛,老师们也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第一节课通常是数学或国文,这两位老师都是属于“你会了就行别的我不管那么多”那种心大的,所以顾梓聿其实骨子里还是有点有恃无恐的,反正迟到一点也不会怎么样。
 




    就是有几次遇到年段长被念了几句,也不算什么。
 




    当然,他给自己找的借口倒是很多:他这么辛苦,平常要上课,周二下午五点半下课了要马上赶到广播站做四十五分钟的节目,这个时间,别的同学们可以去吃饭,他只能饿着肚子再去上第一节晚自习。
 




    还有杜若钦这个“冷面”、“残忍”、“狠心”的学姐,自从替他报名了 hmun 之后就开始死命地练他,每天发给他一堆的阅读材料,要求写分析写摘要写提案,还占据了他周末的一整个白天,和田元元郭弢还有两位辅导老师一起给新进的社员开小灶——当然重点被练的对象是他。
 




    除此之外,他还得为小提琴专业面试做准备。因为宋熙和现在常驻申城,他每个周末都得飞过去上琴课。算下来,生活的忙碌程度竟不比当年备战竞赛时轻多少。
 




    初试可以靠梅纽因的头奖和师兄的推荐信免试通过,但复试必须凭真本事。自选曲目包含音阶、帕格尼尼的随想曲、巴赫的奏鸣曲,以及一首协奏曲的第一乐章。帕格尼尼的曲子得从头开始学,时间紧张,于是宋熙和决定从顾梓聿学过的协奏曲里挑一首再仔细打磨,而巴赫则沿用备战梅纽因时的曲子,把重点放在帕格尼尼上。
 




    顾梓聿过去跟着吴老师学琴,主攻乐团曲目,协奏曲也没跟着考级教材走,而是挑的经典作品。师兄弟两人坐下来盘点了一下能用的曲目,可以拿来应对面试的,也就四首协奏曲:布鲁赫 g 小调第一协奏曲,门德尔松 e 小调,莫扎特 A 大调第五协奏曲,和威尼亚夫斯基 d 小调第二协奏曲。
 




    其中,威尼亚夫斯基是后来跟着宋熙和学的,为了准备梅纽因中途搁下了,也就堪堪完成了第一乐章。
 




    “你有没有特别偏好的?”宋熙和问道,如果小孩有自己的偏好,那就很容易决定了。
 




    顾梓聿想了想,老老实实地说:“好像……没有诶,我都挺喜欢的,平等地喜欢。威尼亚夫斯基相对熟一些,但细节还需要打磨;其他几首要捡起来也很快。”
 




    “好纠结啊你,”宋熙和笑着摇摇头,的确,这几首曲子都各有优势,“那我换个方式,问你几个问题,看看你究竟适合哪一首。”
 




    “好啊,师兄你问。”
 




    “首先,学新曲子时,你是练技术部分,专注于音符和节奏的准确,还是先听录音、分析乐句和情感?或者你更倾向把曲子分成较小的乐段,同时攻克技术难点和音乐性的诠释?”
 




    “嗯,我的习惯是先听几个大师版本,让耳朵先熟悉曲子,再读谱,从头一小段一小段练,技术和音乐性一起过,不会直接上高难度片段。师兄你不是说过吗,不能还没摸清风格就上手乱拉,会拉偏的。”
 




    宋熙和挑眉:“可以,有在认真听课。”
 




    “其次,你觉得自己的技术优势是什么?左手的颗粒感?音色?还是弓法?”
 




    “我觉得我的右手还有很多可以提升的空间,综合来看,我还是音色最有优势。”顾梓聿也不知道,他有点迷茫,“师兄觉得呢?”
 




    “我同意。你的音色是你的亮点,左手有表现力,右手还有成长空间。”
 




    “第三个问题,你更偏好哪种音乐?是结构清晰平衡的,还是情感充沛浪漫的,还是炫技型的?”
 




    顾梓聿想了想:“我喜欢结构清晰平衡的,但浪漫的好像更容易抓住听众,而且有故事的曲子,表达起来更自由一点,清晰地表述出乐曲结构不容易,而故事总是有更多的空间去表达,在面试的时候应该也会讨巧一点吧?”
 




    “想得还挺远的哦。”宋熙和笑了笑,顾梓聿嘴巴一抿,被夸地有点翘尾巴。
 




    “最后一个问题,在表演时你更看重什么?技术的控制力?和观众建立情感联系?还是喜欢挑战高难度的炫技?”
 




    宋熙和其实已经知道小师弟会选什么了,答案太明显了,不是吗?
 




    “当然是和观众建立连接。”顾梓聿毫不犹豫,“炫技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或者说工具吧。”
 




    宋熙和满意地点点头:“那我们来分析一下,你更倾向于理解音乐性和乐曲情绪,歌唱性的音色是你的强项,这点我同意,至少右手确实目前还不行,”忽略了顾梓聿一瞬间皱眉的苦瓜脸,宋熙和继续说,“这样看下来,首先就可以排除布鲁赫。”
 




    “布鲁赫需要强劲而富有戏剧性的弓法,这部协奏曲非常辉煌,有很多炫技且令人兴奋的元素,在我看来,虽然你可以完成这部曲子,但你的台风在这首曲子上估计不会有很大的亮点。莫扎特更强调优美的音色和音乐性,这一方面你是有优势的,这个协奏曲需要精致而优雅的声音,同时还有平衡而清晰的结构,需要通过细微之处来表达情感连接,非常需要清晰度、连贯性和精确性,你目前的水平可以掌控,但我觉得还有更好的选择。”
 




    “门德尔松需要很好的理解,富有歌唱性的旋律,需要华丽的声音,也需要浪漫的表达,这几个特点都很符合你,还有跟观众建立情感链接的能力。威尼亚夫斯基是这四个里面技术难度最高的,快速的音阶、琶音双音、音准和音色,如果你有信心打磨细节的话,它能把你的左手和音色优势都放到最大,会是一个惊喜。”
 




    “所以,如果保守一点,就选择门德尔松,想拼一把的话,那我们就一起磨威尼亚夫斯基,磨出一个能让评审们屏息凝神的作品!”
 




    顾梓聿被这句话煽得有点热血。他低下头小声问自己:我真的可以吗?又抬起眼看向宋熙和,眼神里有点没底,却也藏着跃跃欲试。
 




    宋熙和笑着看他:“梓聿,我很期待跟你一起攻克这个难关!”
 




    话是这么说,但这个难关是真难啊!
 




    顾梓聿最近周身总是萦绕着实质般的沮丧和哀怨。大概是和宋熙和的“蜜月期”结束了吧,师兄一改之前对他的好脸色,最近几节课,眉毛不是眉毛眼睛不是眼睛的,一开口就让他心头一紧,一条音阶就能被叫停好多次,帕格尼尼的随想曲每一行都能被挑出音准问题。顾梓聿明明在家里反复练过,对着较音器一遍遍地抠,可在宋熙和面前,却连半页都走不通。
 




    “停吧,这音准我实在听不下去,你回去慢慢练吧。我听听协奏曲。”
 




    顾梓聿浑身汗毛都炸了起来,这种评价是何等的羞辱!他知道音准是小提琴手一生都需要克服的难题,但他没想到,自己这么认真、这么努力,居然还能被这样毫不留情地否定。
 




    “不会吧……”他还想弱弱地为自己争取一下,自己在这首随想曲上花的时间可是难以计数,师兄总得听完给点建议啊,除了音准,不是还有右手的弓法、力度的变化、乐句的处理吗,他总不能白练了这一星期啊!
 




    “我在家里练的时候也有对着较音器,要不我从头再来一遍?”
 




    宋熙和一脸严肃地看着他,没有了往日的温和耐心:“我说你音不准,就是不准。没必要质疑,回家练去吧。你耳朵没你自己想象得那么好。”
 




    这简直是双重暴击!顾梓聿整个人都不好了,浑身都臊热起来,明明已经是需要穿毛衣的季节,他却觉得置身在桑拿房。他无措地抓了抓头发,但是心理防线已经逐渐崩溃,这几个星期日,他都是抱着满腔热忱来上课的,结果却总是带着一身沉重和自我怀疑离开。他不想承认,但宋熙和的失望比责骂更让他难以承受。